返回598 心电感应  赛点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实上,比赛开始之后,依旧非常有趣。

……赫!

二号球场的观众在屏息凝视的最后,终究没有能够忍住,齐齐发出惊呼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在空中飞行的网球。

蒂姆的发球局,面临平分的考验,此前高文组合的连续两个发球局都面临破发点,他们正在力求避免连续三次经历困境。

布莱恩兄弟展现出传奇双打球员的专业能力,什么力量、什么速度、什么旋转,全部都不是击球的重点,充分利用球场空间才是。

其实,布莱恩兄弟的击球都没有太多花哨技巧,就是基础击球;而且并不强调必须抽球,而是推挡、切削、抽击等等结合使用,追求的是干净利落地完成击球,然后依靠脚步移动,覆盖球场的角角落落。

所以,击球线路和布局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和库伯特、林德斯泰德是如出一辙的。

接发球的,是鲍勃。

整体来说,鲍勃发球更加出色,正手也更加出色一些,结结实实地完成回发球之后,站在球网前端的麦克马上就横向移动干扰蒂姆的回球;同时鲍勃在后方完成一个交叉跑位,从麦克身后切入网前。

一呼一吸之间,布莱恩兄弟就已经把控网前的战略制高点。

尽管高文和蒂姆的击球质量更出色,但布莱恩兄弟的撞墙式网前拦截还是占尽优势,然后就形成高压球。

在布莱恩兄弟交叉换位连续三次高压球之中,高文和蒂姆顽强地连续救球,场面非常惊险。

第四次高压。

也正是因为布莱恩兄弟更多追求节奏的衔接和空间的运用,所以高压质量平平,这也给了高文机会,在身体遭受挤压的情况下,双手反拍在小范围内轻轻一挑,整个身体也跟着跳跃起来,强行将弧线拉起来。

此前,高文和蒂姆也尝试过顶,试图将网球拉高,越过布莱恩兄弟的封锁,但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麦克190厘米,鲍勃193厘米,而且两个人配合默契的交叉换位重叠防守区域,更是如同天罗地网。

但这次,高文依靠身体跳跃的拉升力量,拉出一个饱满的抛物线,不可思议地窜入天空中,终于突破麦克的前场覆盖——

麦克后仰起跳试图再次盖帽,却眼睁睁地看着网球越过自己掉落后方,差之毫厘地错过了。

于是,全场观众发出了惊呼声。

赫!

前一声惊呼还没有来得及平复,紧接着又发出一声惊呼。

鲍勃的及时补防挽救了局面,他来到麦克身后,准备救球,却发现高文的击球非常狡猾,下坠速度明显超出预期,等待他的脚步匆匆赶到,已经没有空间挥拍完成击球了。

怎么办?

显然双打比赛的处理方式和单打是不同的。

鲍勃干脆背对球场持续前冲,等待网球从自己身前下坠,正手做了一个海底捞月的动作,轻轻一击:

胯下击球。

吼!

伴随着网球划出一道惊心动魄的轨迹,二号球场爆发出一阵惊呼,仿佛心脏就要挣脱束缚窜出来一般。

与此同时,球场之上的其他三位球员全部移动起来。

麦克第一时间就横向移动,连续小碎步移动,制造出身影不断重叠的假象,在球场中央位置保持警惕。

蒂姆也快步贴向球网,但脚步明显没有麦克坚决,终究还是对双打不太熟悉,视线不断回头寻找高文的身影。

高文正在上网,因为鲍勃的胯下击球是对角线,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但他马上就意识到封网的失败,鲍勃的月亮球远远超出自己的击球范围,他的脚步马上转身狂奔。

稍稍慢了些许才意识到,两侧双打线宽了一大截,从三维立体角度来说,允许网球飞行的空间就多了一大部分,自然而然,鲍勃想要完成过顶也就更容易一些,他完全可以再将网球拉高拉深一些。

反观高文的前一拍过顶高球,准确无误地落在对角线的底线大三角区域,整个击球思路依旧局限在单打线内。

所以,双打线的宽度能够增加多少击球空间?

但问题就在于,即使高文计算了出来,手感也不见得能够跟上,因为网球已经近在咫尺,没有时间迟疑了。

一冲,一跨,一挑。

复制黏贴。

高文也和鲍勃一样,背对球场完成一次胯下击球,但明显可以看到,高文对球场空间的理解还是没有切换过来,试图在横向位置多拉一些,然而高度却有些吃不准,整个抛物线的飞行轨迹就能够看出击球瞬间手感的迟疑。

啊!

在观众们的惊呼声之中,麦克一个横向移动,在头顶之上完成了羽毛球式的劈杀盖帽,狠狠地将网球扣下去。

然而,惊呼声还没有来得及消散,简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再次感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