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明德殿。
满朝文武聚集于此。
李世民坐于高位,俯视着下方的文武百官,脸色很难看。
他再度提及了册立皇太子一事,支持李恪的臣子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看着殿内长孙无忌等人与一众老臣吵成一团,李世民怒了。
“册立皇太子一事,再议,朕希望你们能仔细考虑考虑。”
这算是很严重的警告了,但是支持李恪的一系臣子并没有太过在意。
武德年间,朝廷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消灭各路反王和安定边关上,世家趁着间隙,在这段时间内将触手伸到了大唐的每个角落,再加上李渊本就是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坐上皇位的,在执政期间又亲近世家大族,世家的影响力如日中天,就连秦王府一系的文臣武将都以于世家联姻为荣。
这些支持李恪的老臣不仅自身在官场上有极大的影响力,他们也代表了背后的世家,他们要么是世家出生,要么与世家有姻亲关系,他们联合起来的势力足以左右皇权的势力。
说起来,这也是李世民早期扶持新贵,借此对抗世家的原因之一。
世家的势力实在太大,他固然可以杀个血流成河,可一旦开杀,留下的也会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大唐。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算起来似乎不是亏本的买卖,甚至略有小赚。
实际上,亏大了。
如果他与世家相对安稳的相处,大唐能平稳的度过一段时间。
等到扶持的新贵与世家在五五开时,再动世家对大唐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既能在一定时间内平稳的发展大唐的国力,最后又能拿下世家的势力,一箭双雕,这才是利益最大化。
可惜李世民最后也没有等到,直到武则天上位后,才一举打压下世家。
有人说,大唐灭掉世家的庞大势力是武曌一人的功劳。
屁!
如果没有李世民和李治针对世家的政策,武曌恐怕都敢对世家出手。
论手腕、论心性、论声望、论对大唐的掌控力,李世民哪一样比不武曌强,连李世民都得谨慎对待,暗中谋划的世家,她武曌凭什么敢毫无顾忌的打压世家门阀,说到底还不是太宗、高宗两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的世家门阀大概是大唐几百年中实力最顶峰的时候,李承乾固然有其他世家在背后支持,可支持李恪这些人纠结的势力,却也不差,只论世家的支持,李恪甚至还超过李承乾一头,他们根本不怕李世民。
显然,李世民也是知道的,只是现在还不是跟世家翻脸的时候。
但他也相信支持李恪的世家不可能因为一个皇太子的册立跟他完全翻脸,最多也就使点小绊子罢了。
所以,这些支持李恪的臣子如果一直冥顽不化······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像似变脸似的,脸上有了些笑意。
“诸位爱卿,太上皇已答应让出太极宫,太史局算算日子,何时入主太极宫为宜,今日就这样吧!“
下方的裴寂愣住了,太上皇不是说让陛下跪求才会搬出太极宫么?难道陛下······
裴寂带着疑惑抬头看去,只见李世民站起身走了,是带着笑意走的。
李渊答应了搬出太极宫,李世民当然是高兴的。
如果不是昨夜太晚,他恐怕早就安排人去打扫宫殿了。
这不,今日早朝一结束,他立马找到了长孙皇后,让长孙皇后派人前往弘义宫打扫,同时还让长孙皇后挑选美艳的宫人去伺候。
哪知道李渊动作比他还快,昨夜连夜搬到了弘义宫,只不过长孙皇后得到消息的时候,李世民正在与朝臣商议国事,便没有派人前去通知。
得知老爹连夜搬到弘义宫,李世民顿时想到了昨夜李渊对他的诅咒,他的心情就像高高兴兴的准备吃一道美食,却发现美食中有一只死苍蝇,难受!
过了好一阵,李世民叹了口气,“观音婢,宫女不用挑选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世民有些愣神,她与李世民夫妻情深,估计没谁比她更了解李世民,别看李世民一副叹气的模样,可她能看出来,李世民心情不错,应该是想到了什么带着恶趣味的事。
“弘义宫闲置多年,本就没有多少宫人,听说阿耶昨夜只带了许内侍过去,真的不用派宫人过去?”
李世民摇了摇头,“你随我去看看,我也有事与他老人家谈谈。”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跟着李世民去了弘义宫。
弘义宫早年并非李世民的住所,最开始李渊登基后,李世民一家是住在承乾殿,李承乾的名字由来便是因为他出生在承乾殿。
后来李世民征战四方,李渊以秦王有夺定天下之功,特建此宫供其居住,究其其缘由,大部分原因便是为了平衡朝堂。
那时李建成拉拢世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甚至超过作为皇帝的李渊,李渊借用李世民来打压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