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巧遇安禄山  一枪刺回大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初二日;申时。

帝国都城长安;皇城,承天门外;中书外省院内。

身着黑色牛皮明光铠甲衣,二十三岁的宋通,左手扶着腰间横刀的刀柄,右手持着木杆铁尖长枪,静立在中书外省署衙的门廊下。

秋风徐来,他头盔上的红缨,随同枪尖下方的红穗,因此略微摆动。

瞥眼看了看不远处,同样面目威严,静默戍卫的同袍,他随后就重新端正站姿。

忽然,一阵嘈杂声响中,从中书外省的正门处,走来一队兵士。

午后的阳光,洒满整座大院。一些被风吹落的榆树叶,在地上翻滚着,扑向这群来人。

这队兵士押解着一名胡族罪囚,穿过院子中央,再从署衙的石阶下,缓缓地走了上来。

伴随这些人而来的,是这名罪囚的口中,不停地呼叫声。

这人须发蓬乱,滚圆白皙的脸上,深陷在肥肉中的一对小眼睛,慌乱地滴溜儿转着。

这对小眼睛里,原本现出来的,应该尽是凶光。但此时,它们能被人察觉到的,只有惊恐的神色。

他身材虽然矮小,却吃得膀大腰圆。几道细麻绳紧紧地捆缚着他的两臂,隔着脏污的衣袍,勒出他臂上一道道小小的肥肉“山脊”。

这人一边被兵士们推搡着前行,一边连声惊呼着:“大夫欲灭奚、契丹,甚看重某!某在军中虽有小罪,但大夫若是欲要见杀,何必送来京城?请宰相明断!请诸位贵人明察!求诸位饶过某……”

他身边跟着一名胡族将领,不停地好言劝慰着:“必然无事,必然无事。”

这队人,从宋通眼前经过,进入了署衙大堂。

他身旁的同袍们看着这一切,仍是表情淡定、神态静默。一名身材高大的胡族士兵,对他略微点头,暗示不必理会这份嘈杂。

宋通点头回应一下,心中激动不已。

激动的原因有二。

首先,来自于他两个月前,突然从公元2021年穿越回公元736年,来到这个平行世界中的大唐的事实。

大学期间服了两年兵役,退役后完成了学业,宋通做了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

从小就接受家传武学,他于休息日时,又在小学校的后院内,舞弄一支枣木杆长枪。

由于对唐代历史痴迷,他精神大振之时,脱口唱出自己改编的歌曲:“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穿越大唐做英雄!……”

习练得兴起,他奋力挺起六米来长的尖枪,刺向斜阳。

原本温和的余晖,似乎瞬间就因为这一枪的刺来,变得耀眼。

突然,他耳中传来一个电子合成的声音:“祝贺你,心想事成系统,启动成功!”

眼中看不到任何物体,宋通觉得有些恍惚,身体也就僵硬着不动。

那个声音快速地继续说着:“历史地理、行军列阵、弓弩刀马、律令格式、风俗礼仪等知识和技能,已存入你的大脑中!现在,你去大唐逞豪吧!”

随即,宋通立刻感到全身,被像是在电影里见到的,核爆炸那般的白光笼罩住。

待他神智重新清醒时,已经身在大唐长安的禁卫军中。

年龄、名姓都没变。按唐朝人习惯的行第方式,因为他此生在家族男子中的排行第六,也被呼作宋六。

既来之,则安之。

迅速融入了新的环境,他对目前的经历,感到最为满意的就是:同袍们虽然多有贵宦子弟,但也有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胡汉各族人等。众人日常杂处,关系很是亲睦。

尤其是和有着突厥血胤,刚才对自己暗自示意的胡族兵士阿史那博恒。因为时常在一起说笑畅谈、角抵嬉戏,所以两人更是相处极好。

另一个激动的原因,就是因为宋通看到了刚才的那个人:安禄山!

宋通本也知道,更何况现在的大脑中,又已被储存了丰富的信息。

他稍微调动一下思路,安禄山的详情就浮现了出来。

二十九岁的恶徒安禄山,因偷盗羊只被捉,险些被处死。幽州节度使、御史大夫张守珪,却认为此人骁勇而将他招至军中。

被委任为捉生将,用以捕捉奚、契丹俘虏的安禄山,很快就凭借狡诈凶残,展露了头角。

颇有战功,他受到张守珪的喜爱,而被其收为养子,再官升至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骄矜易败。三十三岁的安禄山,在今年春天的一次作战中,轻敌冒进、大败亏输。张守珪闻讯大怒,立即就要斩首他。

安禄山连忙求饶;张守珪毕竟喜爱他,但一言既出,又不好反悔。于是他就命人把安禄山解送到京城,接受朝廷审讯。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就是做个样子,暗示不必处死安禄山。

张守珪的这个异常举动,果然引发了朝廷上下的争论。因此,宰相张九龄特地安排了重要官员,在署衙对安禄山一案,进行审讯。

署衙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