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劳、按需、按资所得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画了一条线。

因为分配不是讲道理,分配,是真刀真枪的动早就被瓜分完的利益。

无论刀落到谁的头上,都是钝刀子割肉,生疼生疼。

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朱祁钰只是指明了一条方向,而这条方向,正是群臣所需要的。

朱祁钰浅尝辄止的谈了谈分配,盐铁会议很快就回归到了正常的议程之中。

“陛下,应天巡抚李贤上奏说,请旨撤销盐引之事,臣以为不妥。”户部度支部郎中王祜说起了第二件户部事儿。

朱祁钰朱批了李贤的奏疏,关于盐引的部分范围内撤销。

李贤不是清谈之辈,他希望撤销盐引之后,建立一套盐铁的供给侧的改革,仿照襄王在贵州事,对盐进行全面范围的官营。

这一刀就剁在了两淮盐商的脑袋上,两淮盐商早有预料,这一刀早晚要挨,所以很多都在转型,比如他们的目光看向了海洋。

在家里窝着就能大笔大笔的用麻袋装钱,还有什么出海的动力呢?

但是大明皇帝新政势不可挡,他们也曾经挣扎过,发现挣扎的越激烈,陛下手段就越多,索性选择了顺从。

朱祁钰认为取消盐引的时机已经成熟。

这种时机是多方面的,比如河套地区靖安省逐渐稳定,安民渠已经投入使用,河套地区的耕地面积在快速增长,粮食产量飞速增长,足以供给边方用粮。

取消盐引,改为供给侧改革,并无不妥。

“说说理由。”朱祁钰看着王祜认真的说道。

其实王祜这是在行封驳事,朱批的奏疏下发到了户部之后,被户部拦停,请旨议策。

但是王祜行封驳事选择时机和地点,都非常的巧妙,选在了聚贤阁,这个说话极为自由的地方,选在了天明节之后,这个刚刚休沐结束的时间,用的方法,是议策,而非封驳。

“很简单,因为边方要用粮。”王祜开门见山,说了一句很合理的废话。

王祜解释道:“在整个大同、宣府、陕甘宁靖安地区,盐引提供的粮食占据了三成以上的比例,如果现在贸然取消盐引,势必加重河套地区的赋税压力。”

“靖安新复,百废待兴,所耗靡费,若是取消盐引,改为供给,那么大同、宣府、陕甘宁三边,靖安,势必出现粮贵盐贱之事,臣以为,得等等。”

“南衙的确是准备好了,可是边方并未准备好。”

王祜的理由是地区发展并不不均衡,导致南衙的确对取消盐引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边方地区,现在还不能自给自足,一旦取消盐引,势必导致边方物价腾飞。

江渊也是极为赞同的说道:“如若停下了盐引,我们就要想办法补充这三成粮食的来源,势必加重税赋。”

“而当下大明几乎所有的物价,依旧是以粮食为基准,民以食为天,陛下。”

朱祁钰的食指在桌子上不停的敲击着,这代表皇帝在思考。

这种时候,聚贤阁里十分的安静,窗外有西北风呼啸,有雪花飘飞撕扯的声音,传到了暖阁之中。

“有理,把李贤那封奏疏拿来,朕先留中吧。”朱祁钰这算是收回成命了。

天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出尔反尔的速度之快,确实很丢人。

但是朱祁钰唯独不怕这个。

既然户部和兵部说的有道理,那自然要收回成命。

昏政乱行,是君主失道,臣子失德的大事,昏政要付出的代价是里子,是民心,而收回成命,损失的是皇帝的面子。

王祜犹豫了下,并未将奏疏拿出来,愣愣的说道:“臣并未带在身上,等明日送于司礼监。”

“没带?”朱祁钰看了看王祜,也没当回事儿说道:“那明日送司礼监便是。”

陛下肯舍面子,可是朝臣们可不能让陛下折面子,君辱臣死,这是为臣之道。

王祜打算散会之后,和司礼监大珰兴安聊一聊,这收回成命的事,不能入档。

如何保证陛下英明无损,功德无垢,是人臣之礼。

盐铁会议一直进行到了接近傍晚的时候,大明的臣工对景泰五年,大明的财经事务进行了一次总结。

石景厂、胜厂、六枝厂等官场的营建,宝源局纳储,景泰通宝的承兑,银币的汇通,这些事,林林总总一大堆,一直聊到了日暮时候,这些事才算是停下。

胡濙到了后半程一直在眯着眼休息,似乎是岁数大了,精力不济。

等到陛下说散会的时候,胡濙才伸着懒腰,打算离席。

“于少保、胡尚书,你们留一下。”朱祁钰早就看到了胡濙这个装糊涂的师爷,一直在装糊涂。

胡濙有没有犯困,是真困还是假困,朱祁钰真的看不出来,索性把胡濙留下来,当面问清楚。

朱祁钰想了想说道:“拿出来吧。”

胡濙一拢袖子,赶忙摇头说道:“陛下!这日后都是要入史的,看了这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