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百六十五章 朕不敢收的钱,坐寇也敢收!  朕就是亡国之君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教诲!”

他南下至广州,就是为了郡县安南,防止大明军互相掣肘,导致战败。

当初大明从安南撤离的时候,王通看着柳升战死,见死不救,就是最典型的因为私怨导致大明战败。

他这战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广州府看着诸多将领,谁要是因为私下恩怨耽误了国事,他只能公事公办,军法无情。

朱祁玉站起身来说道:“诸位,郡县安南,涉及大明国策根本,兹事体大,国之所托,就拜托诸位了。”

朱祁玉环视一圈,大声的说道:“明军威武!”

诸将立刻站起身来,齐刷刷的呼喝道:“陛下威武!”

“你们商议吧。”朱祁玉挥了挥手,离开了议事厅。

一如既往,他不参与战略制定的商议会议,在大明过往的所有战役里,朱祁玉就只有参与,没有指挥。

他对自己的战技术和军事天赋,心里有数,虽然他很想过把手瘾,但是那都是大明将士,他选择在兵推棋盘上过瘾。

只是让p;只是让朱祁玉意外的是,第一天的商议,大多数的文臣武将,都同意日拱一卒的战略,而非于谦的速胜论。

但是宁阳侯陈懋和文安侯于谦都认为应当速胜,作为征夷将军和总督军务,这两个人的权重,让战前会议形成了速胜的结论。

新生代将领和老将们有了认知上的差别,在于谦和陈懋二人看来,安南就是大明的疆域范围,在自家打仗,速胜之后安土牧民方为良策,而在新生代将领看来,安南是反反复复,应当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宁阳侯,朕和于少保商议过此事,当时于少保劝过朕,还是速胜稳妥些。”朱祁玉并没有犹豫,而是做了批复和决定。

“如果速胜之后,发现这千五百万口,仍然和永乐年间一样助纣为孽,那咱们就退出来,再进行低烈度战争的日拱一卒,大明底子厚,耗得起。”朱祁玉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速胜之后,安南仍有复叛,而且很多,甚至形成了像是黎利那般的势力,那就不能怪大明无情了。

当大皇帝第一次和你谈的时候,是条件最好的。第二次谈的时候,条件是可以勉强接受的,但是绝对不会有第三次。

既然于谦和陈懋这些永乐年间的过来人,仍然认为大明在安南有统治基础,那就速胜试试,按照预期就三个月左右。

如果打下来却无法安土牧民,仍有不臣之心,那日拱一卒拿出来,也可以继续用。

“陛下英明。”陈懋无奈的说道:“陛下啊,臣已经年过古稀,有些话还是要说,边军不比京军,边军求战和京军求战又有不同。”

陈懋和杨洪、于谦不同,陈懋是地道的边军出身,他很了解边军。

“但讲无妨。”朱祁玉笑着说道。

陈懋颇为恳切的说道:“两宋交际之时,北宋最能打的就是和西夏人整日交锋的西军,可是这西军尾大不掉,听调不听宣,金人南下,西军军头意见不一,除了种师道无一勤王。”

“这边军若是用日拱一卒的法子去打,打着打着,就成了养寇自重的军头了。”

“臣和于少保都认为当速胜,臣则是顾虑养虎为患、养寇自重。”

转饷半天下、一隅沸社稷的三征麓川,打了十几年,耗费粮饷不知几何,最后的结果就是王骥成为了三崇建国鸡足佑民皇帝,这位兵部尚书、靖远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有尊号的土皇帝。

若是时间拉长到明末,李成梁这个辽东的土皇帝、关宁铁骑坐看洪台吉入喜峰口大掠京畿、松锦之战关宁军出工不出力,每年花掉了朝廷六百六十万饷银的关宁军,也是养寇自重的典型。

陈懋和于谦的侧重点不同,陈懋的侧重点是养寇自重,于谦的侧重点是国家之制。

定下战略之前吵翻天也是可以,定下战略就坚决执行,这是朱祁玉一贯的风格,既然定下了速胜,那就按着速胜的打法来便是。

“宁阳侯听说过坐寇吗?”朱祁玉收起了战前会议的决策递给了兴安,对着陈懋问道。

陈懋满脸疑惑的说道:“臣听说过虏寇、听说过倭寇,并未听闻何为坐寇。”

朱祁玉也是摇头说道:“朕也是第一次听闻,要不说这天下势要豪右,总是给朕整出一些花活来,走去看看热闹。”

“兴安,你去叫上于少保、陈汝言和广州知府邵光。”

朱祁玉的车驾出发了,看热闹是朱祁玉南巡路上的一个重要活动。

大明缇骑们一直在走访,尤其是广州府水夫。

这顺藤摸瓜,居然摸出了连见多识广的陈懋都没听说过的坐寇。

朱祁玉的车驾缓缓的驶入了广州府内,在洪武元年,广州府只有八道城门,九十年过去了,广州府已经变成了十六座城门,原来的广州府城慢慢的变成了内城。

仅仅在府城,内外加起来就超过了百万之众。

朱祁玉从大北门入城,过镇海楼、军器监炮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