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男人的底线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鞠躬尽瘁”,辅佐刘备父子据蜀“三国鼎立”。

郑和率领海船队远征,“三宝太监下西洋”。

李时珍采药辨药,撰著成本草纲目。

戚继光领导抗击倭寇

以上种种都是事迹就是立功,所以这些人名垂青史,为后人所铭记。

再说立德,其所作作为成为道德标杆,成为后人学习敬仰的榜样。

远古时唐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选贤任能任职一定年限后主动“禅让”,交班给能干的虞舜,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讨伐商纣,劝谏不果,“耻食周粟”,就隐居到首阳山去采食薇蕨度日。

屈原在楚国,一腔爱国热忱不能发挥,反而遭谗被放,但他决不背离祖国,宁愿投江自沉,以死明志。

还有柳下惠克己守礼,“坐怀不乱”传美名。

坚持国家民族利益和个人气节,决不叛变出卖灵魂的,则有汉朝的苏武和宋末的文天祥,等等。

后世的,等等都是真正达成立德的典范。

至于立言,是最简单,最容易达到的一个目标。传下不朽名言以及著作都能算作立言。

历史上能够留下锦绣华章,名句雄文的人则是不胜枚举。

立言、立功乃至立德,为三不朽。

能够将这三件事都做到的人方能成为不朽之人,万世传颂。

这三件事的难易度是逐次递进的。

追求三不朽是古代士人的梦想与理想状态,当然能达到者凤毛麟角。

不过因为评判标准不同,意识形态变迁,自然众口不一,毁誉纷纭,难以统一。

有一种说法,华夏历史上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

当然,也只是一家之言。

王夫之已经著书立说这么多年,立言的成就算是达成了。他又不打算当道德圣人,所以就剩下立功这一件事了。

对他来说,如果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窃据华夏社稷的满清被驱赶出去,恢复汉人江山,这就是他此生最大的愿望了。

现在沈墨的出现,让他有了达成立功这一成就的机会和希望,他自然就感觉到自己失去的斗志和热血又重新回到了体内。

他心中深深地感激沈墨,因为他给了自己完成人生最大目标的机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