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筹备开国大典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但是目前沈墨地盘太手下人才缺口太大,如果司法流程设置过于严密的话,无论是在财政负担上还是效率上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当前阶段沈墨还是打算让警部负责从缉捕到审判的全部流程。

至于死刑审核当然最终还是要有他这个国君来最终核定的。

都察院更没有必要了。

正经的事务官缺口都很大,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喜欢没事找事的言官。

设立监察制度是有必要的,但是那是以后,不是现在。

以上的机构设置还真是中枢外廷。

按照王夫之的意思,最好连内廷的架子也给趁机搭起来。

但是沈墨却觉得暂时没有必要,因为他现在就一妻一妾。

哦,马上就要有第二个妾了。

而且孩子现在也没有,家庭成员关系相当简单。

这么点人,根本没有必要设置一大堆的机构,安排一大群人来服侍他们这几个人。

就算以后需要,但是现在肯定是不着急的。

王夫之看沈墨在这个问题上很坚持,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心中反而更加赞赏沈墨,觉得他果然不贪图享受,不重虚名。

其实,他不知道沈墨是真的怕麻烦。

真要搞那么多的机构出来,屁大点事都要走流程,实在烦人。

就算当了国公,日常的吃喝拉撒有府里现有的那些人负责就足够了。

至于地方上,目前沈墨的地盘是衡州府、永州府、宝庆府、郴州和桂阳州。

三府两州之地。

看起来的确不算多。

但是这三府两州之地基本上是将整个湘南地区全部包括进去了。

虽然湖南最西边的沅州和靖州还没有纳入地盘之中,但是这两个州的清军守兵早都跑完了,许多当官的也差不多跑完了。

铁牛那边随时可以拿下来。

这里的官员不跑也不行啊,整个湘南都被沈墨给占了,西边紧挨着的四川又是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蟠的地盘,两边都是敌人,而且没有一家是好惹的。

别看吴三桂死了,吴军大败,但是剩下的力量也不是一个小小的州府能抗衡的。

在这两个州当官,搁谁谁都会跑的。

太吓人了。

所以,大家在算地盘的时候已经都自动将这两个州给算了进去。

这么算下来,沈墨手中就有了三府四州之地了。

跟王夫之和于成龙讨论之后,沈墨决定地方上的编制大框架基本不动,但是要根据中枢制定的架构做一个微调。

比如说地方衙门原来有的六房就必须中枢的六部去改名,职能上也肯定也要有相应的变化。

还有巡检司也要改名成为守备队,主官从巡检改为守备,负责地方日常守备和治安,辅助县衙缉捕盗贼。

地方守备军和村兵则隶属大都督辖制,但是地方衙门在突发状况时也可临时调动,但是事后要向大都督府报备。

若是辖区内有大大都督府认命的总兵官,则该区域内所有的军事力量都受总兵官辖制。

地方官却有需求,可向总兵官提出申请,但是日后也需要报备大都督府。

总兵官有临时调兵权,但是较大的军事行动必须提前向大都督府申请。

若是事态紧急,可临机决断,事后必须进行报备。

毕竟现在还是战争年代,所以沈墨并没有给手下的将领们拴上锁链。

当然,这也是沈墨对手下将领们绝对的信任。

不过这种信任在王夫之和于成龙两人看来有点过于宽松了,因此担心会造成下面的将领尾大不掉,拥兵自重的局面。

无论这两位如何豁达,毕竟都是文人。

文人对那些手提刀把子的武将有一种天然的戒备。

毕竟历史上武将祸乱天下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但是看着沈墨自信满满的样子,他们也知道沈墨肯定有自己的考虑。

再加上如今正是打天下的时候,武将脖子的上锁链栓的太紧,有时候真的会耽误大事的,所以最终也同意了这一点。

沈墨和两个老先生关在屋子里讨论了整整三天,才最终将这个大框架给定了下来。

组织架构搭起来了,但是每个衙门下面具体的岗位设置以及人员配备,那就需要下来仔细的安排了。

沈墨不可能天天忙这些事情,细节的东西还要下面的人去做。

如果事事都要他亲自去做的话,那下面的人得闲死,自己这个国君得累死。

自己可不想学习朱元璋,啥事都要亲力亲为。

不过两个老先生主动请缨,将这个活给接了过去,沈墨自然乐意。

之前王夫之向沈墨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学生唐端笏,这三位也都是饱学之士。

正好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