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正式搬迁过来之后,进位称帝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群臣也很上道,在首辅于成龙的带领下纷纷上劝进表,包括在外征战的统军大将也都上了劝进表。
沉墨这次依然没有搞什么三辞三让的戏码,群臣上了第一波劝进表之后,第二天就下诏宣布答应群臣所请,即皇帝位。
国号依然是大楚,沿用复兴年号,今年依然是复兴二年。
楚王的这一波操作臣子们都没有感到意外,毕竟这位爷是个什么作风,大家都知道,从来不喜欢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繁文缛节,能让群臣们上一次劝进表已经算是最大的让步了。
称帝的事情定下来之后,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筹备了。
改朝换代,驱逐鞑虏,恢复华夏,这样的功绩完全可以在历史上的君王之中排的上号。
哪怕沉墨一再要求进位大典从简举办,但是这次所有的臣子们都跟他唱起了反调,认为如此伟大的功绩,而且跟一般的改朝换代不一样的还是恢复华夏衣冠这样跟明太祖朱元章一样恢复天下的壮举,必须要办的隆重盛大,昭告天下,使天下百姓,四方诸国都要知道华夏已经改天换地,走上了复兴鼎盛的道路。
甚至就连王后姜寒酥以及太后陈氏等都纷纷劝说沉墨接受臣子们的建议。
沉墨是真的没有想到这种事在其他人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竟然能达到这种地步,最终他看着堆满了御桉的奏表,同意了臣子们的意见。
看到楚王松口,臣子们喜不自胜,山呼万岁。
臣子们之所以如此坚持要隆重举办,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楚王的进位称帝大典,其实也算是楚国的开国大典。
从偏安一隅的潇湘之地到席卷天下,驱逐满清,最终一统天下,这就是妥妥的开国嘛。
开国大典进位称帝大典叠加在一起,岂能不隆重?
一般朝廷都会设立钦天监这个衙门,一般就是用来给皇帝看风水,算黄道吉日的。虽然人家名义上的职责是勘测天象,预测各种自然灾害,顺便客串一下气象台。
不过楚国的朝廷当中却没有设立钦天监,因为沉墨认为没有必要。
但是经过于成龙等人的劝谏,最后还是增设了钦天监,毕竟还能预测个天气啥的。
虽然沉墨自己觉得不需要,但是奈何此时的人都比较相信这个。
沉墨想了想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以后有些事情自己不方便直接说的话,还可以借着钦天监监正的嘴巴说出来,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预测吉凶地震灾害帝国命运之类的事情就算了,要是谁敢拿这种话来湖弄沉墨,他肯定会让那个家伙在矿山挖矿挖一辈子。
钦天监的官员也是从前清的降臣里挑选的,原来也是专业人士,也算得上二次上岗了。
这个二次上岗的监正呕心沥血连续翻了三天三夜的黄历,终于找到了几个适合举行大典的黄道吉日,满怀期待地跑来来请沉墨选一个。
结果沉墨粗粗扫过一眼,就指着一个道:“就这个了。”
监正看了一眼,王上选的是六月十八日,急忙拱手道:“王上英明,这的确是其中最好的日子。”
沉墨哈哈一笑,夸了两句。
监正被这么一夸感觉自己浑身轻松了了许多,这几天的辛苦一切都值了。
他根本不知道沉墨选择六月十八,只是因为六月十八是距离最近的日子,根本没有其他的理由。
只要他选定的日子,黄历上再说不吉那也必须是黄道吉日。
日子定下了之后,最忙碌的衙门就是礼部了。
原来的文部重新改为了礼部,任务加重,人手不足,前清的礼部降臣又被选拔了一批补充了进去。
典礼主要由礼部操办,其他衙门有司配合。
让礼部官员头疼的是这次典礼不能照抄前清皇帝的即位大典,毕竟沉墨是汉人皇帝,又驱逐了满清,自然不能用满清那一套。
最后一番商议后决定以明太祖朱元章开国大典作为蓝本,适当地进行删改。
毕竟明朝灭亡才不到四十年,明朝的史书典籍保存的还比较完整,完全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
尤其是老朱这个人在这些事情上本来就比较热衷,所以找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找到了礼仪章程之后,还需要培训所有参与典礼的人员,包括沉墨这个正主,包括他老婆孩子丈母娘等所有要在典礼上露面的人员。
还要饮宴,保卫,接待外宾等各式各样的事情以及制作所有人员穿的衣服仪仗以及各种器具等等,非常的繁琐。
真正的时间紧,任务重。
典礼的时间定下来之后,自然是要昭告天下的。
消息迅速传开,各地已经感受到新政权红利的地方百姓们兴高采烈,普天同庆,毕竟在楚军占领时间超过半年之久的地方普通的百姓都享受到了分田分地的实际好处,自然会发自内心的拥护新皇帝。
谁给百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