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果素看见远处出现的罗刹兵时,终于确认了刚才那两名黑甲骑兵说的是真的,立刻下令部下戒严,堵住城门,做好战斗准备。
呼玛城是一座军堡,城中几乎没有百姓,全都是士兵。听到命令,所有人都拿上武器登上了城头。
城池并不算高大,城墙也不过一丈多高,也没有什么护城河,典型的辽东土城。守军也只有四五百人,看起来并不难攻下。
这也是拜顿想要打下呼玛城的主要原因。
拜顿来到城下后跟之前留下的两百人汇合后,不等士兵们喘口气,就立刻下令开始攻城。
他想要赶在楚军主力赶到之前拿下呼玛城,那就还有一线生机。如果不能的话,那就必然要面临前后夹击的局面,跟在黑龙江城的局面会如如出一辙。
在黑龙江城,他可以不惧怕前后夹击,甚至还能占据上风。但是此刻他已经不敢那么天真了,因为他身后这支忽然出现的骑兵实在太可怕了。
他们可以勇勐如虎,同样也可以狡猾如狐。他们装备精良,但是又兼具超强韧性,赶不跑,甩不掉,骗不到,让现在根本无计可施。
而这显然只是敌人的前锋部队,可想而知,敌人的主力会是如何的可怕。
一旦被这样可怕的敌人堵在身后,拜顿简直不敢想象自己的下场。
他现在真的隐隐开始后悔当时没有仔细关于那位华夏新皇帝和他手下军队的情况了,要是能够多了解一些,他相信自己也不会落到今天这般境地了。
但是他浑然忘了当初梅里尼克提醒他的话了。
人只有吃了大亏才会悔不当初,这就是人性。
罗刹兵在拜顿的驱赶下匆忙攻城,但是因为他们丢弃了火炮,又没有携带其他的攻城器械,所以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来攻城。
一部分人对城头射击来压制城头守军的反击,其他的人则冲到城墙下面去开始搭人梯,想要翻到城头上去。
不过拜顿也不能完全地将所有人都投入到攻城上面去,他还得分出一部人来防备在不远处吊着的那群黑甲骑兵。
战斗一开始就进行的很激烈,呼玛城的守军没有没有火炮,双方就以火枪弓箭交战,城头不断有石头砸下来将那些靠近城墙的罗刹兵击倒。城头的守军也不时有人中枪摔下城头。
伤亡人数不急剧增加,双方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你死我活的拼杀当中,谁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孙德胜端坐马上,冷静地望着厮杀的双方,并没有贸然投入进去,而是仔细的观察着战场。
片刻后他对身后一骑吩咐道。
“去后面看看大军到了何处,遇到大将军后请大将军速速派兵支援,最后能够带上马炮。”
所谓马炮,就是一匹马能轻松拖拽快速移动的轻型野战炮,非常适合跟随骑兵一起快速机动,既能作为骑兵支援火力,也能作为步兵支援武器。
这次李彪来辽东,带来的数百门火炮之中至少有一半就是马炮。
这种马炮,重量轻,速度快,但是威力却不小。毕竟是采用了无烟火药的后装新型火炮,威力自然不会小到哪里去。而且因为铸造工艺的进步,重量虽然减轻了许多,但是射程却依然让人满意,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三公里左右,在军队中非常受欢迎。
而且只需要两名炮兵操作,实在是开疆拓土,攻城掠地之必备神器。
报信的手下策马离开之后,孙德胜也开始动了。
他没有搭理拜顿留下牵制自己的那些罗刹兵,而是将五百骑兵分成两部分,从战场的左右两翼包抄了过去。
此时拱手双方你我来我,枪林弹雨,贸然冲进去必然会损伤严重。但是又不能坐视不理,一旦被罗刹人攻破呼玛城,就算最终将他们全部歼灭,那也会让守军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些守军虽然战斗力比不上楚军正兵,而且服饰杂乱,装备也是乱七八糟,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是为国戍边的英雄,绝对不能让他们轻易牺牲。
拜顿虽然主要注意力都在攻城上,但是却一直没有放松对那种黑甲骑兵的注意,此时看他们忽然发动,面色一变,大叫不好,立刻下令让负责牵制的人马开枪意图打断敌人的行动。
可是孙德胜根本不给他们机会,一经发动,便迅疾如风地避开了罗刹兵的攻击,向着战场两翼掠去。
他们策马疾驰,很快接近了罗刹兵的侧翼,不等他们反应过来,立刻用手中的马枪对罗刹兵们进行射击。甚至在疾驰的马背上就点燃了手雷,等到接近罗刹兵的时候就立刻甩出去,然后立刻策马远遁,根本不做任何停留,丝滑流畅的让人看得赏心悦目,叹为观止。
两翼的罗刹兵很快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有人大骂,有人乱窜,有人趴在地上,攻城的力度顿时小了许多。
城头上的萨果素压力立刻小了很多,带着部下也同时发起了勐烈的反击,将一波刚靠上来的罗刹兵给击退。
拜顿气急败坏,连声下令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