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场内,一对对骑兵正在进行着骑术冲杀操练,喊杀声震天,演练起来也是有模有样。
而不远的赵祯看着看着,不由地直皱眉头,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最重要的兵种之一,也是王者中的王者,中原王朝要想成为帝国,就必须具备大规模的骑兵军团。
而宋朝号称有二十万骑兵,但这二十万骑兵当中,能有八九万骑兵就算不错的了,京城的禁军骑兵还好一点,最起码人手一匹马,但地方上的厢军骑兵都是两三人一匹马。
赵祯身为穿越者,自然知道大宋的敌人远不是眼下的辽国和党项人,还有女真和蒙古人,以及南方不安分的交趾国。
他想要建立大一统的强盛帝国,就必须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
纵观华夏历史,周朝建立之后,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欺负,直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组建了大规模的骑兵军团,才得以和游牧民族相抗衡,乃至秦朝建立,始皇帝甚至不惜修建万里长城来抵御匈奴,更是派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驻扎在的北方抵御匈奴。
到了汉朝,历经几代帝王积攒,汉武帝雄才大略,组建了大规模的骑兵最终在卫青和霍去病的统率之下大破匈奴,封狼居胥。
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出来一茬,及至后面的隋朝唐朝都不得不将大把的人力和物力用来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
打跑了犬戎,来了匈奴,击破了匈奴,又来了突厥,好不容易战胜了突厥,安稳了二三百年之后,却不想中原大地内乱不止,五代十国林立,而契丹民族趁机崛起,称帝立国。
后晋开国皇帝为了求得契丹人的帮助,将燕云十六州这一天然养马基地拱手相让给了契丹,但这一招却是引狼入室,没了长城防线,北方地区就是契丹人天然的抢掠基地,契丹由此日益强大。
到了宋太祖赵匡胤立国之后,苦经数年奋战,终于结束了五代割据,但此时契丹气候已大成,不是几万甚至几十万士卒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宋太祖自然是寝食难安,于是一方面加紧训练士卒,另一方面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年都攒下几百万贯钱财,为的就是将燕云十六州从契丹手中买回来,或者用武力夺取回来。
但天不遂人愿,一场斧影烛声之后,英明神武的宋太祖赵匡胤最终草草收场,而皇位也到了其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手中。
宋太宗赵光义倒也是一个勤勉的皇帝,军事谋略虽然略输于宋太宗赵匡胤,但也不是一个不懂军事的白痴,毕竟中原大地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汉就是被他所灭的。
虽然赵光义的军事才能还算合格,但奈何他的控制欲太过于强大了,又加上灭了北汉,难免生出骄纵轻敌之心,更是觉得手下文臣武将的谋略不及他万分之一,于是乎就飘飘然了,大举伐辽,结果兵败白沟河,最终驾驴车匆忙逃窜。
这场战役对宋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它是促成宋朝决定采取防御立场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却不想最终败北。
这场战役虽然北宋损失不小,但尚未伤及筋骨,元气还在。
宋太宗自然不甘心失败,他不想一直活在他哥哥的光辉之下,且朝中对于他继位也是颇有微词,所以他一直秣兵历马,就是为了等待雪耻的机会。
公元982年,辽国景宗耶律贤去世,不满十二岁的耶律隆绪继位,其母萧太后摄政。宋太宗赵光义一看这孤儿寡母的岂能是自己的对手,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于是乎986年发动第二次对辽的战役,然而宋太宗由于旧疾复发没能御驾亲征,于是乎,他想出了一个很牛逼的想法,那就是将部队分为三个部分即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军都从三面攻打燕京,从而收复燕云十六州。
而他则是坐起了幕后指挥者,来了一个千里遥控军队,但宋太宗的想法太超前了,他早出生了一千年,如果是放在通讯技术发达的现代,他这么做也无可厚非,但这是连电都还没有的古代。
战场瞬息万变,而战机稍纵即逝,往往他的命令还未传达至前线时,战斗就已经结束了,于是乎,第二次伐辽再度失败。
两次伐辽都惨遭失败,而且国内局势不稳,威胁皇权,于是乎宋太宗开始痛定思痛,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超越不了其哥哥在军事上的成就,便把心思都放在了对内经济建设和文学发展上去了。
宋太宗两次伐辽虽然无果而终,但也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公元1004年,成年的耶律隆绪和其母萧太后统兵二十万开始大举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打到了澶州城下。
软弱无能的宋真宗一看,当年英明神武的先帝都没有搞定人家孤儿寡母,现今人家孤儿已长成猛男,寡母也已成了女强人,而自己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又岂能是他俩的对手,于是乎,在主和派的建议下想要迁都避避风头,幸亏宰相寇准好说歹说,一顿忽悠加恐吓,最终宋真宗亲临前线,宋军士气大阵,方才打退了辽军的进攻。
想到此处,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