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张擎宇叫人给郑昭桐送了信,说是今日长公主会返回京城,让他今早来长公主府商量事情。
没等多久,郑昭桐跟着杨管事大步而入,一眼便看到了紧紧抱着张擎宇手臂,和他依偎在一起的长公主,不禁吓了一跳。
发了片刻呆,郑昭桐才一拱手,“殿下回来了!”
郑昭桐脸色有些怪异,即使他再不喜欢李慕兮,甚至是对这个女人有着深深的恐惧,但在名义上,那毕竟是自己的未婚妻啊!
看到郑昭桐的李慕兮也站起身,象征性的行了一礼,叫了一声“郑公子”,便又依偎在张擎宇身边。
张擎宇适时起身拱手道:“郑兄,快坐快坐。”说着一指身边的座位。
待郑昭桐坐下,张擎宇从兰儿手中接过一份小册子递给他。
看到这本小册子,郑昭桐再也无心顾及其它,翻开第一页便细细研读起来。
其实前几日得知父亲和皇上已经定下,待长公主回京就要成婚时,郑昭桐就来过一次,只不过是来找张擎宇商量对策。
通过两次接触,张擎宇发现这家伙其实是个天才,是个研究经济学的天才。
其实郑昭桐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喜欢的并不是经商,而是研究各种商业现象背后的原理。
张擎宇在沉思很久之后,许诺了郑昭桐可以和长公主府一起建设银行,而他也会在近期把建设银行的章程列出来。
当然,现在的局势下,这家银行由郑昭桐,或者说吴国公府在明面上经营,但是长公主府却是背后的大股东,占了六成半的份子。
即使只有三成半,郑昭桐依然兴奋的手舞足蹈,对于经济的敏感性,让他充分意识到,哪怕只有一成的份子,就完全可以让吴国公府富可敌国。
毕竟在银行体系这东西真正体现出无与伦比的威势之前,朝廷基本是没有可能掺和进来的。而在民间,更没有人有心思,有实力,或者有胆子搞这个,所以这家银行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走上垄断地位。
这本小册子,就是张擎宇基于自己记忆中对银行体系的大致了解写的,也包括了存款,贷款,汇兑,储蓄四大部分。
不过只是商业银行,没有发行货币的职能,因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发行货币,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不过什么准备金制度,贷款抵押的内容还是比较完善的,在后世,这些都属于人尽皆知的常识,可能有一些不太完善的细节,也可以以后慢慢完善。
张擎宇敲了敲桌子,道:“后面你慢慢看,现在先说说成婚的事怎么办。”
“没事,你放心,既然你都放心把这东西交给我,婚礼的事我就听你的,一定把这场婚礼搅和黄了。”郑昭桐头都没抬一下,继续看着手中的册子。
张擎宇摇摇头,不再理会他,转头对李慕兮道:“你回京的消息明天就可以公开了,就说你是今早回京的”
李慕兮乖巧的点点头,回了一声:“嗯,听你的。”
李景俞得到李慕兮回京消息的时候,已经到了第二日下午,他正在御书房中批阅着奏折。
待老太监进门附耳告诉他这个消息,他放下手中的笔,喃喃道:“昨日刚开城门,她就进了京城?要是一直就在城外等待,为什么不想办法秘密进京呢?这对她应该不难吧!”
沉思了好久,他才抬头对老太监道:“你去查一查长公主到底是不是昨日清晨进的京。”
还没等老太监出门,李景俞又开口道:“等等,你直接让人去请长公主进宫,朕亲自见见她,去吧!”
老太监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却又疾步进来,道:“回皇上,长公主现在就在宫中,听说是去拜见太后了。”
李景俞沉默一阵,道:“那算了,你还是去查她进京的事,然后先去召吴国公进宫吧。”
这几日整个京城被细细搜查了好几遍,却没有发现一点发现,所以他也怀疑过这件事的真实性,怀疑这就是李慕兮的阴谋。
对于宋葛遇袭事件的调查也一直没什么结果,炸毁的很严重,他到现在甚至都不能确定蒙古人是不是真的有了新式火药。
但是宋葛的死是事实,秦王派的势力这几日日渐衰微也是事实,他也确实找不到什么怀疑的理由。
但是他却没有注意到,随着长公主进京,城中的书生圈子里,有几条流言已经疯狂扩散开来。
第一条,“蒙古鞑子研究出了新式火药,而且有一批人带着火药秘密进了京城,准备袭击皇城,这也是近日封城的原因。”
第二条,“北方边境冲突越来越激烈,但朝廷已经决定了和蒙古人何谈,可能以后会每年都要向蒙古人进献金银财宝,绫罗绸缎。”
第三条,“朝廷决定乞和的原因可能是太原王氏的王太傅不想断绝和蒙古人的生意往来,所以说服了皇上。”
第四条是太原王氏和蒙古人生意来往的说法,据说太原王氏不仅向蒙古人出卖粮食,布匹等物,甚至还有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