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军队丢下几千具尸体后灰溜溜地撤回了营地,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可能是内部的一场大整顿,短时间他们将很难再组织起另一次进攻。
战后,意大利的使者向西班牙请求回收尸体,普里姆答应并且派人帮忙,趁此机会他们数了数人头,加上城墙外因哗变而死的士兵,足足有3200个意大利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
这还不算有些人被炮火炸烂无法分辨,真实的死亡人数只多不少。
意大利手上有着士兵的名册,但他们并未对外公布具体数字,而是默认了3200这个说法。
于是乎,罗马城一战的战损比便定为了193200。
其中西班牙军队死亡的19个人中有3个人是被城墙碎裂后迸溅的石块砸死,其余都是在后来冒险推进的榴弹炮的攻击中丧生。
其实意大利要是愿意继续交战一段时间,西班牙的伤亡肯定会进一步扩大,只不过意大利榴弹炮赶到时局面已经控制不住了,他们只得象征性地开了几炮就鸣金收兵。
这次战斗的结果迅速传播了欧洲,所有知情者无不感到震惊,193200是什么概念?这个年底机枪才出现不久,这个战损比还从未有人打出来过!
未来英国在祖鲁的一系列战争会相当接近这个数字,但那是用热武器打拿着长矛的土著才能打出来的,而且还得小心不被包围。
然而意大利可是个先进的欧洲国家,还是本土作战,西班牙有的武器他们一样不少。意大利也有机枪,冲锋中没派上用场
能打成这个样子,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担忧意大利这个国家的未来。
消息传回,连阿方索都被惊呆了,他自觉已经很看低意大利的战斗力,却没想到对方能烂到这种程度。
早知这样,还做什么撤退计划、封锁计划?直接大军登陆、四面开花,意大利还不是随意揉捏?
不过等他看完战报后就释然了,只能说这次摊上个愚蠢的指挥官,拿肉身碰子弹,一战就彻底终结了人海战术。
南北战争葛底斯堡战役中的“皮克特冲锋”已经证实了最好不要主动去冲火力网,这次“罗马冲锋”不过是历史的又一次复刻。
不管怎样,完胜就是好事,接下来的战争中恐怕意大利人见到西班牙人就会天然的矮一头,只要再赢下一两场仗,意大利恐怕都会丧生主动进攻的勇气。
这场战斗的影响并不止于交战的三国,还令整个欧洲的战争思想都开始向防守偏移。
最明显的就是法国立刻加大了机枪子弹的供给,试图以同样的战术阻碍普军的进攻结果可能不怎么美好。
法国步兵本来就强于普鲁士步兵,短兵交战中一直处于上风,就算广泛的使用机枪也不过强化这种优势。
他们打不过普鲁士最严重的弱点一是人少,二是无法处理射程过远、射速过快的克虏伯炮。
除了法国,英国也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这次结果一出,英国陆军便马上向议会提交了增加军费,采购加特林和引进生产线的议案。
这个议案毋庸置疑会获得通过,陆军的钱再怎么花对英国也只是小钱。
并且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陆军总司令部有意对外招标,进行先进机枪的研发。
除了军备上的改变外,英国的不少人开始担心这场战斗会令西班牙的野心失控,于是在意大利都还没有派人来接触的情况下,他们便先行向西班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表示“不希望西意两国之间产生让人不愉快的领土变更。”
相当赤裸裸的警告,不过也符合英国的实力和外交风格。
尤其是英国和西班牙的关系一直都算不上好,两者一个是天主教国家一个是新教国家,英国还占着西班牙的直布罗陀,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也多有冲突,实在是没必要过于客气。
阿方索自然有感到屈辱,但他能怎么办呢,只能一方面强硬表态“西班牙会根据需要采取最有利的策略”,另一方面暗自弹压国内汹涌的民意风暴。
这次大胜仗让西班牙的好战分子一下子多了起来,吞并南意的呼声盖过了其他所有声音。
最夸张的是连吞并整个意大利都有人喊出来了,1600万人吞2800万人也不怕噎死,除了后世的小胡子谁敢这么吞。
显然,这场胜利来得太过轻松,让民众们都把意大利当成了可以任人宰割的软柿子。
然而真打起来,西法奥是不可能打过英普意的,而且法国对瓜分意大利到底有没有兴趣都不好说。
政府便只能尽力把责任往恰尔蒂尼身上甩,试图告诉大家这场仗虽然是我们赢了,西班牙战士也确实很勇猛,但这种胜利是不可复制的。
好在西班牙的报纸基本都被政府掌握,报纸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短短两天就让国内的菌菇主义刹住了车。
而另一边,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