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尴尬一笑“蜀侯帐下将士,荡平贼寇,着实是辛苦,圣上应允,蜀侯帐下将士,可入城一万休整,其余将士,驻扎在城外便可。”
“也好。”刘璋道。
杨彪的试探之意很明显,不过刘璋也懒得在这些事情上和百官勾心斗角,一万大军进城,就会有更多的将士进城,想要凭借舆论整垮益州军,刘璋是不会答应的。
刘璋是汉室宗亲,完全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谈及大汉的兴衰,同样是刘家人,为何小皇帝能够败坏大汉的基业?难道说刘家其他人,不能为王朝的兴衰负责?
张任点齐一万大军进城后,迅速接管城门和城墙的控制权。
刘璋与法正等人,则是跟随杨彪,前往皇宫面圣。
昔日长安的皇宫,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尽头,而今仅是被清理出来小部分,当做皇帝的寝宫和朝堂使用,颇为寒酸。
大殿上,皇帝与百官聚集,李傕、郭汜追击皇帝的途中,杀了不少的大臣,但在补充官员方面,皇帝显然是具备了经验的,折损的官员,尽数得到了补充,而不少人的官职得到了极为明显的提升。
这就是跟随在皇帝身边的好处,只要是能够存活下来,就不用担心官职的事情,因为皇帝会将这些事情考虑的妥当的。
皇帝能够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官职方面的封赏,凭借如此的手段拉拢人心,往往会有很多值得担忧的地方。
可皇帝能够有多少办法呢,手中没有实权,甚至连开支消耗,都要看他人的脸色,可想皇帝的威严会丧失到什么地步了。
刘璋进宫,宫门的防卫力量,亦是为刘璋麾下的将士接收。
这样的接收是没有太大的阻碍的,杨定和董承麾下,虽说还有部分将士,但是他们岂敢与刘璋麾下发生冲突,经历沙场且取得了胜利的益州军,那可是战场上可怕的存在。
刘璋的举动,自然是让皇帝和百官不满,不过这样的不满只能放在心里。
刘璋对待朝廷,态度如何,还是未知,若刘璋表现的强势,甚至不将百官放在眼里的话,百官也是无可奈何。
经历了太多的混乱后,百官对一些生活方式,已经渐渐的熟悉了。
龙行虎步,刘璋目不斜视。
百官见到刘璋的姿态,不由多看了两眼,这就是将李傕等人击败的蜀侯刘璋。
汉室宗亲中,能够达到刘璋这般成就的,却是没有,昔日董卓入主雒阳后,诸侯中,可是有着不少是汉室宗亲,可在诸侯争斗后,他们渐渐的退出了舞台,而今活跃在诸侯中间的,只有刘璋和刘表两人。
“臣拜见圣上。”刘璋行礼道。
皇帝起身道:“蜀侯免礼,按照辈分,朕该称呼蜀侯为皇叔,为皇叔赐座。”
言词之间,颇为亲切,不知情者,还以为两人是亲叔侄。
刘璋道:“多谢圣上。”
“蜀侯忠心耿耿,得知朕在长安为逆贼挟持,不远率领将士,荡平逆贼,此等功劳,当载入史册,为后人所敬仰。”皇帝道。
刘璋不由打量了一眼少年皇帝,但见少年皇帝,面容俊朗,眉清目秀,只是眉宇之间流露出的阴郁,让整个人显得深沉了许多。
“为大汉荡平不臣,是臣分内之事。”刘璋道。
皇帝轻咳一声,有宦官于百官前宣读圣旨。
“今有蜀侯,心为大汉,荡平叛逆,功勋卓著,特封赏蜀侯为蜀王,食邑成都城,官拜大将军,领大汉军事。”
刘璋对此,似乎早有所料,起身道谢。
百官看向刘璋的目光,则是更加的复杂了,大将军,蜀王,地位是何等的显赫,其他诸侯不能封王,那是因为他们是异姓,而凭借刘璋的功劳,封王,并无不妥,不会引来朝臣的反对。
再说刘璋刚刚平定叛逆,声势正隆,在这样的时候站出来反对刘璋,和找死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
就算是皇帝,在面对刘璋的时候也是要客气三分的。
观看朝堂上的形势,就能知晓其中的利害了,皇帝在与刘璋交谈的时候,并没有坐在龙椅上,反观刘璋,举止自若,没有因为身处朝堂而有丝毫的畏惧。
且刘璋在进入长安之后,直接接管了城内的军事,就连皇宫的守卫,也是在刘璋的掌控下,可以说皇帝和百官的安全,已经掌握在了刘璋的手中。
刘璋这样的举动肯定是不妥当的,不过以刘璋此时的威势,做出这样的事情,又是那般的理所当然,仿佛一切是顺理成章。
“赵云率领骑兵,突袭叛逆有功,擢升为扬威将军,李严作战有功,擢升为强弩将军,张任作战有功,擢升为平虏将军。”
三人出列道谢。
三人的官职并不显赫,以张任的平虏将军,品阶最高。
比之皇帝动不动就封赏侯位、高品级将军,刘璋的举荐名单,可谓是中规中矩。
不仅武将,刘璋麾下的文官也是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封赏,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