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此时的楚王熊烈早已被秦王赢天打得大变模样,再无雄心壮志。
屈夫子心灰意冷,又遭到楚国投降派的打击污蔑。
屈夫子同年跳入汨罗江以死报国。
公元前273年,华阳之战
白起率秦军在韩国华阳一带同魏国、赵国的军队发生战争。
魏赵两国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魏国大片城池,此战共斩首魏赵联军15万。
公元前264年,陉城之战,白起率秦军攻占韩国陉城等9座城邑,此战斩首韩军5万人。
公元前263年,白起伐韩,攻占韩国野王。
同年范雎觐见秦王赢天阐述其秦一统天下的战略。
范雎认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领地,主张“远交近攻”策略。这一策略得到秦王赢天的积极推行,并任范雎为相。
“远交近攻”策略即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
“远交近攻”这一策略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垂沙之战,大败楚军,尹阙之战,战胜韩、魏两国,扫平秦军东进之路,鄢郢之战,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华阳之战,大败赵、魏联军,攻取了魏国的几座城池和赵国的观津。
秦昭王根据“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
而此时的韩国国君便是韩国九公子韩非的哥哥四公子韩宇。
韩王韩宇深刻的知道,地理位置决定一切,只要敢变法,秦国不打韩国,赵国也会打。
赵国不打,楚国打,楚国不打齐国打,韩国弱小才能平安,申不害之后的韩王都明白这个道理。
韩王韩宇,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息兵。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国的国君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
赵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和赵禹商议,二人劝赵孝成王接受冯亭的上党郡,他们说:“发动百万大军作战,经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这是大利,不能失去这个机会。”
赵孝成王说:“好。”
赵孝成王又问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
平原君回答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勐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于是,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去上党接收土地,同时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以防备秦军来攻。
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
前261年初,秦王赢天派兵攻占了韩国的缑氏和纶氏,以威慑韩国。
前260年初,秦王赢天又命令左庶长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
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
长平之战前的上党之战结束。
前260年农历四月,长平之战爆发,秦将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令廉颇迎战,廉颇率军对秦军展开进攻。赵国军队击伤了秦军的侦察兵,秦国军队的侦察兵斩杀了赵军的裨将茄。
前260年农历六月,秦将王龁率军进攻,攻破赵军阵地,击败赵将廉颇,斩杀赵军四名都尉,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均被秦军攻占。
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国的军队筑起围墙,龟缩在营垒里不敢应战。
于是,秦国军队发起强攻,攻占下赵军西边的营垒,斩杀赵军两名都尉。
赵军连败,赵将廉颇率军败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怯缩不战。
因此,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颇为不满,几次派人责备廉颇。
当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
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地位高的使臣去秦国议和。
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但是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
虞卿一再劝谏,说“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必定不出兵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