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迷雾重重
在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似乎只要沿河上游沿岸的每个村庄里都有一渠清水沿田埂、绕村舍款款奔腾。临近水磨坊坊处水流加急,靠渠水为动力,带动木轮引擎石磨昼夜不停运转。
这就是水磨坊的运转原理。
白玉汤看着石磨不停转动,但是石磨上方的木斗里却没有小麦豆子或者麸皮之类的东西。
“陈家看来是为了借用这条大河才专门做了这么一个水车磨坊、”
这个水车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一车两用。
为了将这个大型水车的利用程度最大化,陈家打造了专用的水道,为的就是能让上游水车带动水流灌入水道之中从而一汩汩流入下游的菜园内。
在河流的上游水车旁边则建立起磨坊,在利用水流进行灌溉的同时,也同时能做到了磨小麦,麸皮豆子等,这就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全自动。
晚上放好几斤豆子,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可以去磨坊收豆浆喝了。
“没想到这个陈家不仅种菜居然还自己做了这种磨坊,这创意真好,自给自足,能省钱了!”青秀看着转动的石磨轻笑一声道。
白玉汤摇摇脑袋。
即便是商品经济已经非常繁荣的明朝,这种以家庭为单位,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的小规模农业经济还是相当普遍,或许在他们思想中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执念,那就是买的不如自己种的。
不过自己此番前来可不是来研究历史的,白玉汤的打着火光,上下照量,缓缓在屋内走动,终于他的目光聚焦到了木磨坊的一角,那里放着一堆已经被水渍打湿发霉的柴火。
白玉汤走到那堆已经发霉的柴火旁边,用火光照量,再翻开柴火细细查看,发现依旧是什么都没有。
“有什么发现吗?”青秀也走了过来俯下身子看着柴火,同样是一无所获。
“木头房,柴火靠,泥瓦片,月光照,翻铜镜,诵歌谣。”
白玉汤一遍又一遍的念着这段已经烂熟于心的童谣,索性举着火折子席地而坐,垂头陷入思考之中。
青秀看着地上的灰尘,眉头微微皱起。
“那离鸾姑娘不会是记混了或者是记差了吧。什么木头,柴火,瓦片,月光。感觉这些东西彼此之间一点联系都没有啊!”
“联系!”
白玉汤双目微瞪,从地上腾地一下跳起来,用力拍了一下青秀瘦弱的肩膀,高喝道:“对,就是联系!”
然后他猛然抬头看向磨坊木窗之外,清冷的半月正掩藏在乌云之中。
“木头房里放着柴火这就是联系。”
说罢,盗圣打开木窗身子鱼贯而出,然后踩着木屋的墙壁高高跃起,一个鹞子翻身就落到了房顶之上。
借着手中火折子的光亮,白玉汤俯身细细寻找。果然在数不清的砖瓦之中找到了一块纯用泥土制成的瓦片。
白玉汤轻轻翻开这块瓦片,寒风吹起,夜空之中盖住月亮的乌云散开,清冷的月光投射而下,照入被掀开的泥瓦之中。
青秀诧异的惊呼声也与之同时从木屋之中传来,白玉汤翻身回到磨坊木屋里,发现那道月光正好照在了那堆发霉的柴火上面。
“木头房,柴火靠,泥瓦片,月光照……”
一边念着,白玉汤望着投射在眼前那缕月光:“接下来是什么?”
青秀怔怔的回答道:“翻铜镜,诵歌谣。”
白玉汤伸出手:“你带铜镜了吗?”
青秀从腰间的荷包里翻找一番,找出了一小面铜镜递给白玉汤,后者取过铜镜子用正面挡住投射下来的月光,月光被镜面反射照在石磨之上。
少年少女走到光芒投射的那个点位细细看去,那里很明显用一层厚厚的土皮盖住了什么,翻开土皮,石磨上刻着一行像是诗的东西。
白玉汤拿起火折子照亮那行诗句,赫然所写的是
“吾引颈以待受戮,只欲求九五之一二。剑斩山月之头颅,目观天道之有妄。”
青秀和白玉汤看着这行不知所云的诗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目光里读出了四个字。
“什么意思?”
青秀觉得自己脑子已经不够用了,白玉汤同样觉得头大,本以为那个十八字已经是挑战他智商的极限了,可谁知道这好像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解开了一个谜题,又是一个更为古怪的谜题在等着他,白玉汤叹了口气,把这句话记在心里,然后单手蓄起一股内力对着记着诗句的石磨猛然一推,石磨上刻下的文字立刻被抹平。
“走吧。”
青秀还愣愣的看着石磨,白玉汤却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拉起青秀的胳膊离开了磨坊。
走到屋外,两人同时抬头看向天空,清冷的寒风吹拂着他们的面庞。
子时已过,现在的时间已经属于第二天了。
“我们该回去了!”说罢白玉汤循着河流开始往下游原路折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