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离间与反离间  开局入赘大唐李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隆中对?”

杨默看着年纪不到三十的荀彧:“可是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

荀彧点了点头,抬手捡起吃掉的棋子。

“按照历史来说,先生应该不知道隆中对才是。”

杨默落下一个棋子,随后也撩起衣襟捡起吃掉的棋子。

“是,但前些日子,来了一个少年,也是与我等一般。”

荀彧现在恢复了平常的模样,说话慢条斯理:“叫做坦夫,公子可知道他是哪个时代的人?”

“坦夫?”

杨默搜索着记忆,并没有找到历史上哪个名人叫做坦夫的。

摇了摇头:“不知道,他自己没说么?”

“没有,只是在酒馆之中偶然相遇,也是与咱们这般,一边下棋一边聊,聊了一夜,第二天就走了。”

荀彧语气中颇为遗憾:“他来齐州,应该也是奔着曹公而来,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接招贤令便离去。”

“这个叫坦夫的少年,都和先生聊了些什么呢?”

杨默对荀彧一直都很客气。

“我们互知了身份后,只是闲谈,他提到了隆中对。”

荀彧回想着:“主要是谈诸葛孔明,言语之中,对其甚是推崇,一晚上的时间说起来很长,但真的聊起来,很多事都只是浅显的说了说。”

“诸葛孔明”

听到荀彧提到诸葛亮,杨默也是无限的感慨。

“实不相瞒,来到此间的这些日子里,我一直都在想诸葛亮有没有来到这个世界。”

杨默放下棋子,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浓茶。

“若是他来到了这个世界,无论如何我都是要见上一面的。”

“只是要见上一面么?”

荀彧见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杨默的兴趣,笑着道:“那位叫做坦夫的少年,似乎也是在寻找诸葛亮。”

“他更是评价,诸葛亮乃是我那个时期最有魅力的人。”

“怎么,先生不相信么?”

杨默笑起来,反倒是将棋子放下,荀彧这是明显要和自己说事。

“在此之前是不信的。”

荀彧也跟着放下棋子:“杨公子可还记得隆中对?”

“隆中对我在上学的时候,虽然学过,但好像并不要求背诵全文,所以记不住。”

脑子里过了下隆中对,发现一句也记不清,只是知道中心思想:联吴抗曹。

“但先生想要了解诸葛亮,我倒是有一篇文章,乃是诸葛亮所写,先生可以听一听。”

杨默顿了顿:“叫做出师表,不知那位叫做坦夫的少年有没有给先生背过。”

“出师表?”

荀彧微微摇头:“他并不是很想谈我那个时代的事,因此只提到了诸葛亮,除此之外便是闲聊了,主要是关于北隋的见闻。”

“这是诸葛亮给刘禅,也就是刘备的儿子上的一封奏表。”

杨默不知道那个叫做坦夫的少年给荀彧说了多少关于三国时期的事情。

荀彧和郭嘉两个人在确定谁留,谁走的时候。

坐在一旁的杨默心里也在算计着。

不管谁留下来,他都不打算让他们回齐州了。

对付荀彧有对付荀彧的法子,对付郭嘉则有对付郭嘉的办法。

荀彧愿意主动和自己攀谈,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荀彧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杨默清了清嗓子:“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出师表是杨默前世初三时候学的课文。

要求背诵全文,因为对诸葛亮的喜欢,所以他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倒背如流。

因此那么多年过去了,此时背诵出来,依旧十分的流畅。

荀彧在一旁认真的听着,当听到“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时,原本淡定的荀彧,像是心中的柔软的地方被击中。

面色沉重起来,低头看着棋盘,手里的黑白棋子慢慢的摩挲着。

出师表背完,杨默看着陷入沉思的荀彧,啪一声,将棋子放在棋盘上。

“先生,以为如何?”

“忠臣之言,莫过如此。”

荀彧长叹一声,没有想到出师表居然让他产生强烈的共鸣。

至于说刚刚主动提及隆中对的动机都暂时忘却了。

他忘记了,但杨默并没有忘:“先生提隆中对,是想要借此教杨默吧。”

自己一到齐州,他们就猜了身份,说明齐州对太原一直都很关注。

他杨默在太原的处境和情况,曹军大体是掌握的。

而荀彧又突然提起隆中对,用意再明显不过:“想要给自己一个类似隆中对的发展计划,然后换曹操回去。”

荀彧愕然,没想到杨默居然猜到了他的心思,苦笑:“公子聪慧,所猜不错。”

既然对方把话摊在了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