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两人就赶紧又去找门卫大爷了。
“哎,你们来的正好,我这纸条贴出去,下班的时候就有人来找我了。说你们要是有想法,就去他家里看看。是个用了几年的煤炉子。之前是他们家老爷子老太太用的,现在人年纪大了没法做饭了,得让人送饭,这东西就闲下来了。铁锅锅铲都有一套。”
听着这话,林晓冬和沈沛两人相视一笑。
东西就是这厂里工人家里的,也住这附近。
都不用大爷带路,林晓冬和沈沛就一路问过去了。人家东西也收拾出来了,“就这些,看得就拎走。”
林晓冬和沈沛看着,东西是很旧了,但是没坏。
铁锅回去洗洗,弄油烧烧就好了。
这成套的东西拿回去就能用。关键是不需要票,人家就只要现金就成。
也不贵,铁锅加炉子才五块钱。
这要是去买新的,要票不说,钱还得翻倍。
给了钱,把东西放在车绑着,两人才往家里走。
沈沛琢磨着回去就劈点碎木渣子,用麻袋装着放屋里,要用的时候抓一些就能烧。没办法,他们不住城里,没煤炭本子,连煤炭都买不到。
别人家自己也是定量供应的,不卖给他们。
骑着车,林晓冬是满脸满足。搂着沈沛的腰,整个人靠着他的背,“晚回去下挂面吃,给你打个鸡蛋。”
沈沛笑道,“咱一人一个。”
林晓冬笑着应了,“嗯,咱都吃鸡蛋。”
沈沛听着她的满足,暗暗叹气,心里还是不大痛快。
他琢磨着,凭啥别人能用好的煤炉子和铁锅,住着城里的屋子,还有供应的煤炭用。自己和晓冬只能捡一些别人不要的旧物,连吃鸡蛋都满足?
钱,还是得赚钱。
他也想让晓冬住在城里的楼房里的,听着收音机里的小曲儿,没事儿挎着包出去逛逛街。看看电影。
……
骑车从县里到沈家庄的时候,都下午了。
因为冬天地里活儿少,大伙儿早下工了,路碰到几个人,看到他们这大包小包的就议论起来,咋这出去一趟买这么多东西,还买了煤炉子。
他们农村人要煤炉子干啥啊,那不是费钱吗?
还是几个婶子胆子大,和沈沛混熟了,就打了个招呼,“癞子,和你媳妇去县里转悠啦,咋买这么多东西啊?”
沈沛道,“咱家今天分家,我爸妈不让我去厨房了,我就自己买些工具回来,总不能热水都喝不。”
“啥,分家?你媳妇刚进门啊,咋就分了?”
林晓冬笑道,“是结婚之前他们就定下的,成家立业了,出来单过也没啥。主要是我和他都不参加队里的劳动,也分不到工分粮食,就不好拖累家里了。”
“……”
那确实是的,多两个吃白饭的,谁也不乐意。
但是这也没必要买煤炉子啊,“家里厨房可以共着用嘛。”
沈沛道,“别说厨房了,我房子都要靠租的。”他可不想以后要是再闹啥矛盾,别人还以为他占了家里多大的便宜。
反正家里给啥他,他认。但是没给的,他也绝对不认。
说完骑车就带林晓冬走了。
但他这话已经把这些婶子们雷到了。自家儿子住房子,还要给钱?厨房都不给用?难怪有人说早癞子去别人家里借热水呢。这木匠家里可真是做的够绝。
关键是癞子这媳妇脾气够好啊,才结婚就闹成这样,竟然还和癞子乐呵呵的。
沈沛和林晓冬刚到沈家大院,就听着里面热热闹闹的。
沈家人都下工回来了。
里面还有陌生人的声音,应该是来串门的。
两人下了自行车就推车进来。
刚进院子,就看到李兰正和一个女人一起在做咸菜。
那女人林晓冬没印象,以为是村里谁家的媳妇。
听着动静,沈家人知道他们回来了。一看他们车大包小包的,都瞪眼。
沈木匠和李玉兰这直接变了脸。
这出门就买这么多东西,钱是不当钱用了是吧。
李玉兰也顾不咸菜了,擦了擦手就过来看这些车的东西,然后抱怨道,“出去就买这么多东西,你们是不花钱就不成是吧。你们要是存不住钱,就把钱交给我管着。要不然就你们这么花,以后还咋过日子。”
沈沛摊手,“钱都花完了。”然后笑道,“再说了,咱家这不是要分家了吗,我这钱给你收着也不合适啊。”
李玉兰道,“我是你亲妈,咋不合适了?”
“亲妈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呢。”沈沛推着车就和林晓冬往屋里走。
李玉兰气的要过去,被刚刚和她一起做做饭的小媳妇拉住了,“婶儿,你就别生气了。气坏了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