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画像  覆清1796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民兵”一词,在中国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是南北朝时期。据魏书卷五十一记载,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淮阳公皮豹子在抵御氐羌时曾上表曰:“臣所领之众,本自不多,唯仰民兵,专恃防固。”

唐朝武后万岁通天元年,曾在边境地区建立民众武装,称团结兵,主要任务是配合军队守卫边疆唐玄宗开元八年,团结兵扩展到关内各道团结兵一般“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之”。

北宋时,民兵、乡兵遍及各地,战斗力较强。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推行新政,为革除募兵弊病,变募为征,曾倡行保甲,训练民兵。熙宁五年,民兵隶属兵部,列为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

到了明朝,在军籍之外,明朝一直兼行民兵制,组织各种名目的民众武装,如民壮、义勇、乡兵等,用以维持地方治安,守卫边防。

其实清朝如今也建立有乡兵、团练或民壮,不过暂时还没大规模放开就是了,历史上的南笼起义和白莲教起义最后都是在满清放开团练后才遭到失败的。

黎汉明如今要做的,就是把百姓调动起来保卫自己的土地,民兵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卫国保家,其制度是寓兵于农的有效形式,军政府投入少,受益多,对于巩固他们在各地的统治亦有益处。

在府衙处理完一些顾德全拿不准的政事后,黎汉明便离开了。

刚出府衙,黎汉明才想起来,貌似自己找王清任是有事的,被他一打岔就给忘了。

想到这儿,本想自己过去找人的,但一想到回军营还有事就作罢,便让人去叫王清任到军营来找自己后,黎汉明就出城回军营了。

虽然城里已经被新军接手,安全问题得到保障了,但他还是习惯住在军营。

等黎汉明回到军营木屋的时候,刘阿蛮已经带着五个蒙着双眼的人在那里等着了。

“行了,都到了屋里了,还蒙着他们眼睛干嘛?”见状,黎汉明有些好笑的说道。

军营的位置外人都知道,但军营里面却是很少有外人见过,刘阿蛮有了保密,进来的时候蒙住他们的双眼倒是可以理解。

刘阿蛮闻言尴尬一笑,连忙让人把那几人眼睛上蒙着的布解开。然后才对黎汉回道:“明王,他们四个就是遵义府最出名的画师了,加上王先生说的那个英夷,都在这里了。”

“行,都准备一下吧,我去换身衣服就来。”黎汉明点了点头交待了一身就进里屋了。

正在黎汉明换衣服的时候,王清任也找来了。

人群中的那个英国人看到王清任到来,本能的一抖,好像看到了魔鬼似的。

等黎汉明换好一身军装出来的时候,看到就是一个老外躲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场面。

见状,黎汉明没好气的训斥道:“一会儿你好好画,画得好,你就留在这里专门画画,要是画得不好,等会儿就拿烟土喂你。”

不用猜也知道,王清任逼迫他们吸食鸦片,给他留下心里阴影了。

训斥了那个英国人一句后,黎汉明便没在管他,对着其他四人说道:“各位好好画,尽量画得真实一些,最后被选中的有重赏。”

来时刘阿蛮就已经给他们说过了,找他们来是给明王画像,画得好,不但有重赏,还能得到军政府帮忙的宣传。

等五人都准备好,黎汉明也调整了一个合适的姿势后才开口道:“开始吧!”

“对了王先生,我给你找了一个同伴,他清乾隆时被召为御医,曾授太医院院监,医术了得,平时你们多交流交流,等过段时日赵学敏老先生到了,我会成立一个卫生部,到时你们会跟着他做事。”

黎汉明一动不动的坐着,一边和王清任说道。

王清任如今还年轻,与王之政比经历肯定不够,医术上来说各自专研的不同,算是各有千秋吧。

不过王之政的资历毕竟摆在那里,行医经验也比王清任要丰富的多,安排谁做另一人的助手都不公平。

加之黎汉明准备把王清任往外科的方向发展,所以只能让他们共事了。

“赵老先生要来?”听到赵学敏要来,王清任顿时很激动,不过又有些疑惑,赵学敏怎么会来这里?

黎汉明也没解释,他总不能说是自己派人去绑的吧?

绑人也是没办法的事,如今医疗这么匮乏,黎汉明又是身穿,他担心自己携带着后世的一些病毒来此,为了这个时代的百姓也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他也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去发展医疗,只能采取些非常规手段了。

再有,为了将来减少部队的伤亡,军医的建立需得加快步伐了,光靠王清任一人显然撑不住军医的盘子。

在古代中国,巫医是不分家的,因此最早的军医是由巫医和方士所担任的,但到了秦汉时期,军医与巫师逐步分离而独立,隋唐至于宋代以后,军队之中设置军医的制度乃逐渐完备。

宋代时,军医属于一种职业医者,当时朝廷认为战伤诊疗会关系到部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