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吴郡豪强严白虎  三国从逆袭孙策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吴郡,天目山。

秋阳暖暖,严虎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峰峦叠翠,流泉飞瀑,又回首望了眼侍从在一侧的甲士,微不可见的叹了口气。

穿越者的日子不好过呀!

没有手机!

没有电脑!

没有肥宅快乐水!

没有三国志14!

若真是这样,倒也罢了。

可惜不是!

当严虎于三日前得知自己有个别号“白虎”时,便再也无法淡定了。

严白虎何人哉?——《三国演义》中的东吴德王,孙策的垫脚石!

上至八十老汉、下至八岁孩童都是耳熟能详。

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唯一的作用是凸显江东小霸王的神威。

标准到不能再标准的配角模板。

游戏中也是战五渣,若想用严白虎统一天下,简直比登天还难。

不过事已至此,严虎也只能嗟叹‘既来之,则安之’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不是三国演义,也不是三国志游戏,我……还有翻盘的机会。”

穿越之前,严虎担任过三国手游“傲世霸主”的游戏策划,对于汉末的天下局势、英雄豪杰做过一番功课,此时此刻,结合记忆轻而易举便知晓了眼前的处境。

如今是初平四年(193年),晚秋时节。

今年年初,袁术终于忍受不了刘表长期的袭扰,退出南阳率部转进豫州。

刘表当然不会放过夺回荆州门户的机会,果断出兵截断了袁术的退路,与此同时,收降数万黄巾军的曹操屯兵鄄(juàn)城,作出与刘表前后夹击的态势。

袁术被迫北上御敌,两军于匡亭交战。

袁术一方四战四败,大军溃退六百里,直至退到淮水才止……地盘更是急剧缩水,只剩下陈国、沛国二郡加上汝南数县,形势变得非常严峻。

值此危难之际,袁术在长史杨弘、主簿阎象的劝谏下,克制住了对中原的野望,将目光喵向了一盘散沙的扬州。

春末,袁术发兵击走扬州刺史陈瑀,占据了扬州州治所在的九江郡,大造舟楫战舰。

吞并江东之心昭然若揭。

江东五郡亦在袁术强劲的兵锋下瑟瑟发抖,尽管袁术新败曹操一阵,但其兵马却未折损过多,用来对付一盘散沙的江东五郡绰绰有余。

熟悉三国历史的严虎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眼下距离孙策挥师渡江,只剩下两年时间。

没错!

严虎是打定主意硬刚孙策了。

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更何况如今的孙策,并不是什么江东小霸王,只是寄人篱下的孙郎罢了。

“我的出身并不低,势力也不算弱,凭什么要给他孙伯符做垫脚石。”

“是啊,没道理啊!”

且说说严虎这一世的身世。

没有什么狗血的剧情!

严虎是前汉辞赋家庄忌之后,因避汉明帝刘庄名讳,庄氏之人尽数改姓严氏,经过二三百年、数十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严氏已是乌程县首屈一指的豪族,宗人部曲过万。

去年,严虎之父严良病故,年仅十九岁的少宗主严虎接管了这份家业。

由于严虎、严舆兄弟二人武力出众,且身后有山越势力支持,一干叔伯也都不敢说反对的话。

至于山越支持严虎的原因,倒也简单,严虎母亲祖氏就是出自山越豪族——舅舅力挺外甥再正常不过了。

如今天下大乱,牧野割据,兵连祸劫,百姓为避战乱,举家逃入深山者不在少数,豪强大族也往往合宗入山,严虎、严舆也顺应潮流上了白虎山,石城山。

白虎、石城二山地处天目山中,地形复杂、峡谷众多,又紧临震泽(太湖)平原,进可攻退可守。

随着时局越来越乱,严虎的部众越来越多,时至今日,兄弟二人已经拥兵(指青壮)近万,只不过是缺乏将部众武装起来的兵刃、弓矢、甲胄、马匹。

一万兵马看似不多,其实不然。

此时诸侯之中实力最强劲的袁绍、袁术也不过十余万兵马,刘焉、刘表兵力在七八万之间,曹操、公孙瓒等次一级的诸侯兵力最多五六万,李傕、郭汜等人兵只三四万兵马而已,吕布兵只三四千,刘备兵不过两千,孙策兵不过百……尽管黄巾之乱后,诸州刺史、郡太守都会私募士卒,但也不会像演义中那样夸张。

严虎掌控的地盘不算小,乌程、阳羡二县,白虎、石城二山,以及方圆百里的震泽都是严氏的后花园。

不过乌程附近也有三股拥兵近万的兵马不受严虎挟制,四方势力略有交情,手握十二县的太守盛宪生怕促成四股盗匪势力联合,根本不敢出兵进剿。

严白虎、钱铜、邹他、王晟四位匪首俨然是吴郡四霸。

当然了,这个霸是恶霸的霸,不是霸王的霸!

经学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