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关于特务机构的初步幻想。  大晋枭臣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战争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就是:兵力、武器、信息。

现在,司马祗已经有了兵力,暂且不缺了。至于,武器方面儿,现在大晋的军队武器普遍都是长矛,盔甲则是两裆铠,看起来就像是一件儿大号儿的铁背心儿。

就在最近,司马祗刚刚设立了军器监,把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所有的工匠全部都编入了军器监,用来专门儿研制兵器。

司马祗倒是想给徐州军和东海军人手都弄上一套明光铠,但是,无奈条件,它也不太允许啊,就连以盛唐的国力都做不到人手一套明光铠,更别提说是司马祗这个东海王了,更不靠谱儿了。

要知道,就算是以盛唐的国力,也不过只是供应得起高级将领穿戴明光铠了。

不过,考虑一下锁子甲倒也可以。锁子甲俗名儿叫做铁布衫儿,又叫做环锁铠,起源于公元前五个世纪或者更早,历时三个多世纪的时间流入中原,由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发明。

也称作是链甲或者是锁甲,是用细小的铁环相套,形成一件连头套的长衣,罩在贴身的衣物外面。所有的重量都由肩膀承担,可以有效的防护刀剑枪矛等利器的攻击,主要的作用还有对弓弩的防御,但威尔士长弓和中国连弩等强悍的弓弩还是可以侵彻贯穿锁子甲。十字军东征时,骑士们几乎全部披挂锁子甲。其重量大约13公斤。

一般来讲,铁环越细小防护性能越好,每个铁环都要焊接相连,工作量可想而知。

锁子甲的制作相当复杂繁琐,以12世纪的铠甲作坊为例,首先,需要量体裁衣,毕竟铠甲其实就是金属制的服装,特别是软甲类;一个熟练的铠甲师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裁缝。由于对铠甲的大量需要,基本上一件铠甲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完工,因此铠甲作坊必须由好几个师傅分工制造:锁链甲是由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铁丝,加热后煅打扭曲成直径1厘米左右的圆环,并且敲打成宽3毫米左右的扁环,在环的两端冲出直径1毫米左右的小眼(一般为一眼,也有两眼,三眼的很少见),互相套住之后,用一毫米直径的铆钉连接起来。铁环环环相扣,有时配合更小铁圈以转折所需之造型,适合人体穿著及活动。

做铠甲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一个铠甲师傅一天内能完成10到20厘米见方的一块“铁布”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在锻造出按制衣的方法画出的裁剪图上规定形状尺寸的铁布后,再由大师傅精心地用铁环连接每一个部分;为了活动方便,铠甲一般比设计的略大一点点。然后在领口,袖口等地方包上皮革,防止挂伤衣服和皮肤,一件铠甲就完工了;锁子甲造价11、12世纪时一名骑士的全套装备价值相当于一个小型农场;铠甲师傅在中世纪的农奴制度中,也是能够和牧师平起平坐的上等平民,受到普遍的尊敬。

锁子甲是由许多铁锁片拴紧而成的一种铠甲,一般为上身铠甲,上能护肩臂,下至护膝。铁索片的大小和硬币差不多,把诸多铁锁片密集拴紧在一起的锁子甲,对冷兵器有强的防护能力。

锁子甲的最大优点是,相对于皮甲,其防护性更强,且透气性好,而且比板金甲要轻便灵活,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还可按需要于其他铠甲并用,以增加防护范围和强度。其缺点是制作昂贵,保养困难,因为铁环容易生锈,所以忌水,潮湿的环境也容易使其生锈,甚至断裂。用打击武器猛劈力砸,穿着锁子甲一样难以幸免。

司马祗想的是先造四十万件儿锁子甲,给徐州军和东海军配备上,剩下来的一万套,他自有妙用。

在此之外,司马祗还打算打造一下唐刀。

在前朝各代的深厚基础之上,唐刀终于横空出世,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折叠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还广泛使用造价昂贵的复合钢技术。

首先还是需要介绍一下局部淬火与百炼钢这两种当时先进的制刀技术。

基本方法是在刀淬火是只淬刀刃。达到刃硬背韧的效果,但是比起日本刀先进的覆土烧刃技术,还是有所不足。

打制兵器时折叠锻打的一种传统制法,钢块需要人手打打烧烧、烧烧打打多至上百次。由于百炼钢碳分比较多;组织更加细密、成份更加均匀,所以钢的质量有很大提高。唐刀在前朝各代的深厚基础之上,终于横空出世了。它继承了中国刀的优良传统,在吸取了百炼钢和局部淬火的技术之后;再加覆土烧刃和包钢夹钢的技术,形成了新式的中国战刀。

一种局部淬火的技术。基本方法是以调配的泥土覆盖刀身不同所需硬度的位置,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温度保护较弱的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温度保护较强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各部位不同。这样可以精确控制刀条不同部位淬火时的不同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与硬度成正比,与韧度成反比。也造成刀身弯曲,日本叫做“返”,弯曲的程度和弯曲应力点完全取决于刀匠的经验,经验不足者会导致刀身裂缝、扭曲甚至断裂。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