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躺在床上,司马祗又开始思索,如何,快速,高效,简称“短平快”地解决东海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
在农业这一块儿,曹魏实施的是屯田制度,但是,在曹魏末年的时候,屯田制度已经遭到了破坏。现在大晋实行的是占田制和户调制,比起带有强迫性的屯田制度来说,占田制已经给老百姓们减轻了不小的压力。不过,经历了太康盛世之后,虽然说封建社会中,只要饿不死人,冻不死人就可以称之为盛世了,不能奢求太多,但是吧,最起码儿的,十年的积累,就是家有余粮,心中不方。
占田制:其一,户调式:凡是丁男(男女十六岁以上至六十岁为正丁)立户的,每年交纳户调绢三匹,棉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男女十五岁以下至十三岁,六十一岁以上至六十五岁为次丁)立户的,纳半数,边郡民户的户调,纳规定数目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纳三分之一。
其二,农民的占田和课田:男子一人有权占土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这时应种土地的限额,不是实际授予的地数额。在占田之中,丁男有田五十亩,次丁男有二十五亩田,丁女有二十亩田要课税,这叫课田。每亩田课田谷八升。不管田地是否占足,均按此定额征收。
其三,世族地主占田,荫客和荫亲属等特权,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庇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从一品官到九品官还可以荫庇佃客十五户到一户,荫庇食客三人到一人。
总结其内容主要为,占田制不是官府授田,也不是世族地主们的田地分给老百姓耕种,而是让老百姓们自己去开垦荒地,然后,朝廷给你们政策,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在于对官僚世族们的特权加以限制,而是在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经占到大部分户口和田地的既定事实。
与曹魏时期的自耕农相比较,户调增加了二分之一,田租增加了一倍。但是从实际上来看还不止于此。因为曹魏的田租是校亩计征,占田制的田租是按丁征收,丁男,丁女,次丁男不管是否占足规定的课田数额,都必须按照法定的课田数交租。
不过,在占田制的规定中,也有一些积极因素。首先,与屯田制下农民相比,占田制下的农民的负担显然是有所减轻。特别是接触了屯田制下军事管制的强迫劳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占田无年龄之分,课田有年龄、性别的区分,占田数又高于课田数,这些规定可以鼓励人们去占田垦荒,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
占田制和屯田制,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吧,一个是带有强迫性的,一个是不带强迫性的,然后,一个是你最后有多少收获,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交租,另外一个是不管你有钱没钱,你都得交这个数儿的租,就比如说,举一个并不准确的例子,大家别较真儿,一亩田交三斤棉花,可能它对于地主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农民来说那就有点多了。
不如,将我大晋占田制的按照课田数交租更换成曹魏的校亩计征。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司马祗的脑海里。其实,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就比如说大晋的傅玄皆认为最合适的税率其实是什一税,就是缴纳一年所得的十分之一,但是春秋战国之后,普遍不再实行。以至于,无论是汉朝初年的十五税一,还是后期的三十税一,说一句真心的话,这税率,太良心了,太低了。
可是,当时撑着汉朝的是六千三百万百姓。现在,大晋有四五千万的人口还差着一些距离呢。所以,占田制比较适合一个新政权建立起来了之后,人口数量还不多的情况下,用来保证朝廷收入的,不过,现在大晋建立已经二十五年了,政权稳定,人口数量吧,也算是慢慢地在恢复,如果大晋朝廷狠得下心来,像司马祗一样,薅世族的羊毛,可能会恢复得更快,但是,这种想法,也就只能在睡梦里yy一下,纯属于是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
那么,就把占田制中的按照课田数额交税变成校亩交租吧,每一亩占田交什一税。不过,从这样来看,肯定是严重损害了世族们的利益,不过,自从司马祗就国以来,干过的损害世族利益的事情还少吗?薅过世族羊毛的事例还少吗?刮过世族地皮的事情还少吗?司马祗既然敢这么干,那他就不怕得罪这帮世族们,反正在自己的藩国里,只要不谋反,不激起民变造反,朝廷才懒得管你那点儿破事儿呢,毕竟,现在朝廷里面自己都快要乱成一锅粥了。再说了,现在东海国的世族们,他们还有什么?部曲都充到司马祗的藩军里了,奴婢,现在都在司马祗的东海王宫里当着宫女,佃客,司马祗解除了他们的贱籍,发放给他们房屋,田牛,还警告过世族们不许再干逼良为*的没P眼子的破事儿,而且,此三者,现在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有身心负担都比以前好的太多了。傻子才替勒掯他们的老主子们卖命去呢!不得不说,司马祗在收买人心的这一方面,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不过,假设是假设,现实是现实,人们常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