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丞,司马祗身着弁服,头戴远游冠,“大王千秋无期!”众臣拜道。“免礼。”司马祗挥了挥手道。待司马祗坐定后,开口问道:“往年,藩军替换下来的兵器都如何处置?”“禀大王,以往藩军替换下来的兵器一般都回炉重铸成农具,贱卖或者发放给百姓们使用。王承拱手道。“有些太浪费了。”司马祗用手指敲打着胡椅上的扶手,沉吟片刻道:“能否销往境外?”“大王是说关外的蛮族?”王承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微臣劝大望三思啊,从两汉以来,我中原向来没有向关外倾销武备的前例,虽然说今年藩军替换下来的军备性能已经大不如前,但是,微臣以为还是应当慎重一些。”
我还是欠考虑啊,要是有后世大清四亿三千六百万的人口,我怕个屁啊!司马祗一直认为是大晋的人口影响了他的发挥,大晋现在的人口也才四五千万,不过是后世大清人口数量的一个零头而已,没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原是很难和关外拉开差距的,毕竟历朝历代中原对付关外蛮夷的方法,大同小异,就是一个字:耗!中原王朝用边境几个郡就能把关外的游牧民族们给牢牢钉死,不过是肘腋之患,不过,晋朝是天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灭掉的王朝。“那销往海外如何?”司马祗问道“销往海外?”王承有些疑惑地问道。“孤要在东海郡设立一个市舶司,负责我东海国对海外进出口的贸易,由市舶使负责,然后,东海王宫所购置商务,一律由转运使负责,另外在外城设立提刑司,挂名在锦衣卫名下,负责东海国一切大小刑事诉讼,由提刑官负责。”司马祗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
大王这是要分廷尉府的权啊,一个念头从众臣的心底冒出。“敢问大王,这开设市舶司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啊?”一名内史丞的长史问道。一众署长纷纷点头称是。“互通有无。”司马祗只说了四个字,说闭关锁国真的是冤枉大清朝了,闭关锁国的海禁政策,从明朝时期就有了,朱元璋在位时期,就已经把市舶司给关闭了,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天朝就已经开始落后于世界了,自己锁起门来自己玩,闭门造车,这怎么能行?司马睿要的就是博采众家之长,取彼之长,补己之短。司马祗也想弄一点儿后世所谓的“奇*巧技”,但是,关键的是,实力不允许啊,现在军器监的顶峰之作也仅仅只是限于盛唐武备而已,至于火药兵器那些玩意儿,想一想就可以了。
司马祗现在想宰一宰邪马台这个冤大头,用东海国藩军换下来的旧兵器,来和邪马台进行贸易,然后再用贸易所得的钱作为回笼资金,继续研发新式武器,如果说是在司马祗开设郯城商会之前,司马祗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但现在,司马祗就靠郯城商会皇商免关税一项就瓦解了世族势力,以至于现在,在东海国,没有人敢分他东海王司马祗的帐,没有人敢掣他司马祗的肘。
哎,不对啊,只要能够保持自己的封国东海国藩军军队武备永远领先关外也可以,与其让那些替换下来的旧兵器回炉重造成为农具,连本儿都回不了,还不如销往关外草原,狠宰那帮冤大头们,不仅仅能够回本儿,还能够赚上点儿。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晋境内,只要是能够挣钱的生意,司马祗基本上都干过。
军器监,沉寂了几个月的军器监此时又被司马祗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司马祗命令军器监工匠赶造了一大堆的守城兵器,例如:狼牙拍、转射机、塞门刀车、夜叉擂、三弓床弩。之后,司马祗为了备战河套,有命令工匠们连夜赶制了一堆的攻城兵器,比如:投石机、冲撞车、临冲吕公车、连弩车、井阑车、弩炮、轒輼、石弩、云梯、木幔、巢车。这些东西,现在还锁在东海国的武库里。
别看徐州军十五万人,但是骑兵并没有多少。虽然说,两汉时期全国养马六十万,但是,那时候两汉的常备骑兵数量最多不超过十万,也就是八九万的样子。现在的大晋也就六七万的骑兵,成建制的骑兵很少,其中洛阳中军有一万骑兵,关中、幽并有着成建制的骑兵。
剩下的十几个内州,也只有几千骑兵。
不要小瞧这几千骑兵,在这个时代,超过三百的骑兵,就可以决定一场大型战争的走向了。
再加上,养骑兵,也是一件相当烧钱的骑兵。专门的草场、马镫、马鞍等杂七杂八的。所以,司马祗就是很好奇啊,战国时期的各国,像是什么秦国、楚国、齐国动不动就万骑,魏国、韩国五千骑、燕国六千骑,还有赵国号称十万铁骑。
要知道,战国时期人口最多的秦国、楚国还有齐国人口也不过五百万,赵国不过三百万~三百五十万的人口,平时全民皆兵,人口和军队比例将近于5:1,还得养着规模这么庞大的骑兵,哪里来的钱?乱世嘛,可以理解你有些苛捐杂税。但是,现在的东海国五六百万的人口都不敢说能养活的起十万骑兵。
战国七雄到底是怎么养得起这么多的骑兵的?喝西北风儿?!
算了,司马祗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些糟心的问题。
赚钱?要不整点儿五石散?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