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黄”字瞬间就让刘琦联想到了,历史上那个有名的女性。
蒯越看刘琦已经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随即笑着说道,
“仲公子虽然早一步与蔡氏联姻,然公子不必多忧,以公子之身份,要想寻一个比仲公子更好的亲事,不难。”
刘琦这时问道,“蒯君话中所言更好的亲事,莫不是让我与那襄阳黄氏联姻?”
见刘琦聪慧,蒯越开心至极,毕竟他这时已经将宝压在了刘琦身上。
对刘琦的不确定,蒯越肯定地回答道,“然也,黄氏承彦公如今府中正有一女待字闺中。”
然后蒯越就为刘琦详细的分析起,与黄氏联姻的益处来。
“襄阳有四大著姓,黄蒯蔡庞,其中以黄氏最为昌盛。”
“黄氏当代家主承彦公虽未曾报效州牧而得一官半职,然其以善于品评人物而闻名荆襄。
数十年来,经其品评而一跃龙门之荆襄士子不计可数,故而承彦公被如今许多荆襄士子奉为业师,荆襄士子无一不对承彦公尊崇备至。”
“若公子能与承彦公结下姻亲,以承彦公如今在荆襄的人望,势必可帮助公子得到众多荆襄士子的拥戴。”
蒯越所言的襄阳四大著姓中黄蒯蔡庞黄氏最盛,他的这句话并不是妄言。
想当年刘琦的父亲刘表初入荆州时,蔡氏家主蔡讽想通过嫁女,来和刘表联姻以便让蔡氏一族更上一层楼。
但蔡讽当时却因顾忌黄氏的看法,而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蔡讽为了顺利能和刘表联姻,将其的长女先嫁给了黄氏家主黄承彦为继室,在有了这层关系后,蔡讽后面才敢将次女嫁给刘表为继室。
从这件事中,足以看出黄氏在襄阳一地的影响力。
但蒯越所言与黄氏联姻的好处可不仅仅只有这点。
蒯越复又说道,“承彦公不仅在荆襄士子心中的声望甚高,因其名望,他还与众多南渡的北州名士相交莫逆。”
“例如那颍川水镜先生司马公,自其南迁至第一日,就先去拜见承彦公,而后因二人性情相投,就此结为至交好友。”
“而司马公在众多南渡的北州士子心中地位甚高,其中不少南渡的北州士子将能见上司马公一面奉为毕生幸事。”
“公子在与承彦公结为姻亲之后,以承彦公与司马公的交情,承彦公将会将公子举荐给司马公相识。
若公子能得司马公赏识,假以时日,如今寄居在襄阳的北州士子也会拥戴公子。”
“这样一来,无论荆襄的士子亦或是北州的士子,公子皆能借助承彦公之力而招揽用之,此乃王霸之资也,公子不可轻视。”
听蒯越这么一分析,刘琦的眼光逐渐就亮了起来。
他在后世时就听过黄承彦这个人,印象中黄承彦在荆州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但毕竟他不是在这个时代长大,对于这个时代的一些事不是了解的很清楚。
他之前只模糊的知道黄承彦很厉害,却不太清楚他厉害在哪里。
现在他听蒯越这么一分析,刘琦瞬间就明白了黄承彦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他这一个有志青年来说,与黄承彦皆为姻亲实在是一件太香的事情了。
见刘琦已经有意动之色,蒯越最后说道,“还有一点便是,承彦公与江夏的黄太守关系匪浅。”
“黄太守虽然出自江夏安陆黄氏,但江夏安陆黄氏百年前乃是与襄阳黄氏为一家。
只是后来襄阳黄氏分族,分了一支前去江夏。
尽管如此,百年来,襄阳黄氏与安陆黄氏之间联系一直十分紧密,犹如一家。
而黄太守本人又十分敬仰承彦公,尊其为兄,在许多事上也以承彦公马首是瞻。”
“公子在成为承彦公之婿后,不管承彦公愿是不愿,在外人眼中,他已为公子之拥趸矣,而这一点也势必会影响到黄太守之抉择。”
“黄太守镇守江夏多年,深得州牧器重,且手握重兵。
若其能支持公子,有黄太守兵马震慑,仲公子及德珪将不敢轻举妄动,妄生动乱。”
说完这三点好处之后,刘琦已经颇为意动,只是他还有点顾虑,
他问蒯越道,“纵使吾有求凰之心,但承彦公德高望重,犹如潜龙,其之眼光必与凡人不同。
而吾虽贵为荆州牧之子,往日里却无名声在外,我恐承彦公将不允我为其婿也。”
刘琦能说出以上这番话,不是他妄自菲薄,而是这时代的名士都很有个性。
哪怕自己身份贵重,但若是才学不佳,名声不显,黄承彦也是有可能看不上自己的。
想想黄承彦历史上找的女婿是谁,就知道他的眼光多高了。
况且刘琦深知自己身份敏感,选择自己为婿,等于是让黄承彦提前在荆州的储位之争中站队。
而如今刘琮与蔡瑁的联和之势也很强,所以荆州目前的储位之争尚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