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 我很好,我也很好  重回八零,团宠甜妻飒又娇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苏小昭从邱哥庄回去,和万三开着小面包,就去四个合作乡转一圈。

四个合作乡,各村就大喇叭通知蒜苔成熟的可以收了,收了交给梧桐里村苏家。

现在的蒜苔量不多,但是价钱很高。

万三从老耿那里拉来百十个菜筐,苏小昭依旧找了周元辉来帮忙,他熟门熟路,过磅,装筐。

万三收钱,苏爸爸下班也会帮忙。

量不多,她不用管。

这几天她一门心思央求苏妈妈教她针线活。

苏妈妈倒也没有奇怪,农村姑娘谁不会做针线活啊,三丫再能干,以后缝缝补补的活必须会啊。

苏小昭的手指又白又细长,拿着针却晃晃悠悠,扎在布又虚,针脚又大。

苏妈妈说:“看你这手长挺好的,拿针怎么这么别扭呢?你想做什么,我给你做算了。”

看得她着急。

苏小昭笑嘻嘻地说:“您别急呀,我肯定能学会。”

拿两块布,穿针引线,一针进,一针出,她缝一针比划一阵,对苏妈妈说:“这怎么缝得歪歪斜斜的?怎么才能对齐?”

苏妈妈的嗓门说着说着就大起来:“你这缝一行要缝一年了。”

苏小昭按照她说的快速办法,针一次性扎好几个来回,结果一不小心就把手指给扎了,血珠子像颗圆溜溜的小眼睛就钻出来。

“哎哟”,她急忙手指收回,习惯性地到处找创口贴。

苏妈妈看见她手的血珠子,说:“快放进嘴里吮一下。”

苏小昭吮了一下,继续顽强地学。

练了两天,终于能熟练地穿线了,针脚也渐渐地匀起来,就是缝出来的针脚不平,总是有些歪斜。

她给苏爸爸说:“爸爸,你从学校里给我拿根粉笔来,我划个线,就不相信缝不成直线。”

粉笔打线,缝线终于直了,粉笔线也能擦掉。

日夜不断地练了一星期,连万三都忍不住想笑了:“小苏,你做生意很厉害,这缝线的活还不如十岁的小闺女。”

岱南的农村女孩子个个学针线活都很早,很多小女孩10岁就纳鞋底很象样了,苏小昭这样15岁还不会穿针引线的,真的稀少。

苏小昭哼了一声:“等我学会,做个东西,亮瞎你的24K老眼。”

万三暗自说,你学什么针线啊,是不是闲着了?闲得慌,咱再去一趟尔罗斯啊!

骑着绿色自行车的邮递员又来了:“苏小昭,你的包裹和信。”

苏小昭丢下手里的针线,签字,领了信和包裹。

包裹是杭城寄来的,杭城青春服装公司的甄老板,次往尔罗斯发那么多的货,俩人成了朋友,她委托他帮忙找自己需要的各种材料,甄老板找齐全给她寄来了。

万三看着她拆出来的材料,有海绵,有松紧带,还有乱七八糟的小东西。

他拉了拉又宽又厚的松紧带,问她:“你弄这么多松紧带干什么?”

还这么宽,每一块都半尺多宽,这是做什么用?

苏小昭歪着脑袋说:“不告诉你,我做出来吓你一跳。”

万三又看着她拆信,那是两封信,万三眼尖地就看见燕飞的那一封。

伸手拿过来,不拆,看着面的字,手指摸来摸去。

苏小昭笑着说:“万三,我现在特别想有一种法力,把那些字给活起来,然后叫它们跟你握握手。”

万三的脸又裂开一些缝隙,这半年,他越来越有表情了。

顾绍安的信,依旧欢快:“苏小昭,你什么时候来京都啊?”

“苏小昭,你答应从东海给我们带好吃的,你食言了!”

“苏小昭,你现在还在倒腾大蒜吗?”

苏小昭确实很久没有和他们通信了!

看完顾绍安的信,她满怀期待地打开燕飞的信。

一张薄薄的信纸折叠得方方正正,她打开,不禁扑哧笑出来。

这可真是燕飞特有的信啊!

“苏小昭,我很好,来京都学吧!——燕飞/3月1日”

除了称呼和落款,10个字都没有。

她笑着说了一句:“燕飞,我也很好。”

万三眼巴巴地看着她。

苏小昭把信递给他。

万三把信翻来覆去看了数遍,每一个字都不放过。

苏小昭笑着说:“万三,他没有直接问你,但是他在想你,你看看,他说他很好,这就是说给你听的,他知道你担心他。”

万三点头,凶狠的眼睛里有一点晶莹,下意识地说:“燕飞,我也很好!”

可是燕飞更想苏小昭吧,都到了叫她去京都学的地步。

苏小昭把两人的信又认真地看了一遍:“万三,燕飞叫我去京都学,你说我什么学呀,现在遍地机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