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商队  荡残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米脂城北八十里处,鱼河驿

明朝官道四通八达,这延州道自秦朝便开辟出来,沟通着关中和朔方的联系,也就是后人熟知大的“秦直道”。

绵长的官道自西安起,一直延伸到鄜州(即富县),在此处分为两条路,一条向西北经靖边至河套平原,另一条则向东北经延安榆林,一直到关外的鄂尔多斯草原。

三边数十万明军,每年消耗的补给粮食全靠这两条商路输送,来自关中的棉花,陕南的茶叶,都顺着这条路源源不断送往边关。

而这鱼河驿,便是北上榆林的重要驿站,以往南来北往的客商都要在此歇脚,十分繁华,但自崇祯二年裁撤驿站后,这里便荒废了,再加上连年的战乱,原本车马繁华之地已变得廖无人烟。

官道由于多年欠缺维护,路面上杂草丛生,道路两旁零零散散跪扶着几个乞讨的饥民。

路旁的一处长亭中,围坐着三十多个精壮汉子,这些人都是背弓挎箭,一身匪气,一看就不是良善之辈。

此时已临近黄昏,陆离盘坐在长亭中,遥遥望向北方。

他领着三十多名精锐老匪,天还未亮便骑马出发,等到达鱼河驿已经是临近申时了。

他对面两里处的小山包上便是鱼河堡,该堡因地处无定河和榆溪河交汇处而得名,驻扎着数百名明军。

身后的一座废宅便是鱼河驿,这里已荒废多年,当年李自成当驿卒的时候,便是来往于此处与米脂之间,兢兢业业,直到被迫下岗······

“大王·····”一旁的小厮走上前,毕恭毕敬递来一碗热粥。

陆离抬头接过粥,小口小口抿了起来,这小厮正是常七,他自被自己胁从入伙后,便被丢去协助魏长福编纂庄户名册,办事也算勤恳,人也机灵,因此本次组织商队,陆离顺便把他塞进了商队里·····

说到魏长福,陆离侧过头,正好瞥见了一脸踌躇的魏长福。

这家伙此时一脸焦虑,在亭外踱来踱去,

“魏先生还是莫要纠结了,那姚家人来估计还得一阵子,先生还是进来喝碗粥休息下吧。”

“掌盘子,你要我编户齐民,魏某即便是呕心沥血也不会辜负您,但要在下随商队往关外,实在是·····”魏长福欲言又止,显然对这份差事很抵触。

陆离摆了摆手,道:“魏先生不必担忧,不仅有我军二十多名好手护卫,牛叔也会随行领队,断然不会怕什么流寇马匪,我手下就先生这一个人才,若非有十足的把握,怎会拿先生去冒险?“

魏长福仍是面露忧色,道:“我非是贪生怕死,只是我在姚家从事多年,若是一会见了姚家人,实在是·······”

陆离拍了拍魏长福的肩旁,笑道:“魏先生的家眷都已经被我接出,又何必惧怕那姚家?再者魏先生现在瘦成这样,即便是站在那姚青山面前,他也未必认得出先生·····”

正在两人攀谈间,一道长长的车队出现在远处。

陆离骑上马,眯着眼凝视着远处的商队,这一队人约有十几辆大车,三十多名的骑手护卫散布在商队两翼。

片刻后,陆离已经依稀看见种文那张儒雅白净的面孔,他高高扬起马鞭,示意对面的护卫自己并无恶意。

种文驱马上前,微笑着对陆离拱手行礼。

“姚兄没来吗?”

“主家出了些变故,东家一时抽不开身,此次商队也全由在下把持,陆庄主有什么事吩咐在下就好了。”

也不知是多大的事,还能比边贸更重要·····

陆离拽过来藏在身后的魏长福,道:”给姚先生介绍下,这位是我庄中的管事,此次负责引领我们的队伍。”

种文看见这位让姚家损失惨重的罪魁祸首,脸上也没丝毫诧异愠怒,仍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客气道:“久仰魏掌柜大名···”

魏长福一脸尴尬,胖脸涨得通红,只顾着摸鼻挠头,连拱手还礼都忘了······

种文望着陆离身后如狼似虎的一行老匪,由衷叹道:“几日不见,陆庄主麾下壮士又雄壮了几分·····”

比起前几日,这些老匪都披上了锁甲和棉甲,有的马腹上还挂着三眼铳,这般装备比起姚家的家丁也不会逊色·······

“只是我们在关内行走,还是不便过分招摇,等临近边关,还需要把甲胄火器收起来,以免官军忌惮·····”

陆离点了点头,之前会晤姚家也告诉了他商队的路线,双方在这鱼河堡碰面后,并不会直接北上,而是沿着长城向东北走,在柏林堡和尤家的人碰面,才能出关。

毕竟茶叶铁器这些货物是被朝廷严格把控的,要把这些东西运出去,离不开尤家的支持······

比起姚家准备的十几辆大车,陆离的货物就很寒酸了,只有三辆驴车,拉着不到二十石货。

这些货物,都是陆离从常家的缴获里,东拼西凑来的,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