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以工代赈  大明风华:神级皇太孙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皇家珍宝阁拍卖会圆满结束。

拍卖总计1001万两白银。

朱高炽和户部官员,忙的昏天暗地,汗流浃背,却依旧马不停蹄盘点;

于谦累的直接瘫倒在地,却甘之如饴,强撑着身体帮忙盘点银子。

汉王听到这个消息,愣愣的坐在椅子上,沉默很久……

朱棣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兴奋的像个孩子,一口气吃了五碗米饭,一个劲的傻乐:我的好孙子,真给朕长脸!

解缙听到自己的十幅字,卖了200万两银子,惊讶的半天没缓过神。等缓过神后,想起之前朱瞻基对自己说的话‘你的字画会被万人追捧,千金求买’,狠狠的喝了一口酒,叹息一声:太孙,乃神人也。

“罗明,今天你干的漂亮,想要啥,尽管开口,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满足你。”

朱瞻基随手递给罗明一瓶可乐,微笑着说到。

“我没啥想要的,就想跟着大人混,跟您混,刺激,爽歪歪。”

罗明一脸谄媚的说道。

“花钱如流水的感觉,确实爽歪歪,日后机会多多。”

朱瞻基喝了一口可乐,心里却说此时应该喝点小酒庆祝才对。

毫无疑问,罗明在拍卖会上花的几百万两银子,都是朱瞻基从润大发超市仓库里取出来的。

朱瞻基利用拍卖会的形式,利用罗明洋人的身份,极为合理的把润大发超市里的银子洗了出来。

谁都不会怀疑银子的来路,因为罗明的身份是葡萄牙皇室亲王,财富极多,为了一睹大明风物,不畏艰险远渡重洋,来到大明。

因仰慕明朝文化,所以愿意不惜重金,拍卖字画瓷器。

就算有心人,怀疑罗明的身份,你也得跑到葡萄牙去核实才行啊。

可是葡萄牙在哪,恐怕只有三宝太监郑和才知道吧。

“罗明,我先给你50万两银子,你在京都僻静的地方购置房产,平日里收拢像你一样在京都流浪的外国人,教他们汉语,日后我有大用。”

“好的大人,您的那辆房车,能否借给我玩玩。”

罗明说话向来直来直去。

“别说借给你,就算送给你,也没问题,问题是你不会开,借给你也白搭。等我忙完这阵子,教你学开车,你学会了,就送你一辆。”

朱瞻基一直没有把自己太孙的身份告诉罗明,因为还没到时候。

朱高炽、于谦以及户部的官员还在忙碌的盘点银子。

朱瞻基悄悄把于谦拉到一旁,认真的问:

“于谦,关于赈灾,敢不敢玩一把大的?”

“玩一把大的,啥意思?”

于谦还沉浸在盘点银子的快感中,一时间没有明白朱瞻基的意思。

“玩一把大的,就是让你在赈灾的过程中可劲的花钱,最好能把这一千万全部花完。”

朱瞻基神秘的说道。

“还请太孙指点,只要您吩咐,我就招做。”

于谦两眼发光,一听能更好的造福民众,他就来劲。

“好样的,有魄力,我喜欢。简单的说就是以工代赈。”

“以工代赈,这个方法好啊,我也想到过,但因为太费钱,否了。”

于谦更加来精神了。

“钱不是问题,只要你敢干,就行。”

“太孙,还是那句话,只要您吩咐,我绝对不打一丝折扣的干!”

于谦拍着胸脯保证。

“好,你听清楚,我只说一遍。”

“一、修路,路宽20米,贯穿整个河北,用最好的建筑材料修,一定要平坦;”

“二、疏通运河。要疏通整个河北及延伸到顺天的京杭运河,拓宽深挖,堤坝加固;”

“三、集中造房,合村并镇,让村民集中居住,一个聚集点,至少有5000户;房子要造二层楼房,面积可以大点,但要整齐规划;”

“四、鼓励生育,鼓励寡妇再嫁,相应激励措施,你自己拟定;”

“五、鼓励农耕,相应激励措施,你自己拟定;”

朱瞻基滔滔不绝的说,于谦认真的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对朱瞻基敬服,也越听越心惊胆战。

当朱瞻基把话说完,于谦居然听出了一身冷汗。

“太孙,我以为我的想法已经够疯狂,现在看来在您面前,我的格局还是小了。

您说的,我基本都能明白,可是一千万两银子,根本不够用啊,再加一千万两银子估计也够呛。”

“我说过了,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你敢不敢接这个活!”

“敢,但我需要权力,至少在整个河北境内,各级官员都得无条件配合!”

“这个没问题,我爹身为监国,肯定会全力以赴支持你,给你足够的权力!

皇上那边,我顶着,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我还需要一批尽忠职守的部下,这么浩大的工程,单凭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