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43章 研究难题,豁然开朗的解惑!  放弃留学,我打造了世界第一名校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让邹辉这样一说,万青山等人全部反应过来。

一双双眼睛,悉数朝着苏辰看了过来。

观察某种情况?

难道身体的突然顺畅,是因为这位校长又有什么动作了不成?

这是现实世界,可不是什么玄幻世界啊!

迎着众人目光,苏辰脸笑容不改,决定好来科技大楼看之前,已经有了准备。

名校光环的事情,他肯定不会告诉任何人,但相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有了。

“因为天文大楼许多采购,我也采购了一台可以辐射全校的负离子生态模拟器。”

“在这种负离子生态模拟器之下,可以让身处在寰宇大学的每个人,都保持着一种最充沛的状态。”

卧槽!

这么牛逼?!

万青山愣了,在场的所有师生也全部都愣在了当场。

负离子生态模拟器,听起来好像很高大的样子?

让苏辰这样一解释,万青山等人很快明悟过来。

现如今世界的确有所谓的负离子的相关科技产物,也的确有很不错的效果。

负离子生态模拟器,应该就是与市面出现过的那些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些事情万青山没有点破,兴许苏辰这位校长采购的还没有正式投放到市场呢。

“难怪感觉自己好像年轻了,原来都是因为负离子生态模拟器的原因。”

“不过年轻就是好事情,我还怕我这一把老骨头坚持不了多久,最后成果都看不到呢。”

“现在好了,身体变轻快了,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攻克,问题不大了。”

舒展了一番筋骨,万青山眼中迸射出湛湛精光。

攻克?

万青山这么一些言辞让苏辰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

“万教授,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研究,难道是在石墨烯的剥离,遇到了难题。”苏辰若有所思的问道。

万青山点了点头道:“的确是石墨烯的剥离出现了问题,我们采用的是高定向热解的方式进行剥离与提取。”

“热解石墨通过高温处理,性能接近单晶,3200~3600摄氏度下剥离石墨烯,是以往判定出的最佳温度区间。”

“相对将时间缩短了许多,但最终不管是用机械剥离或者氧化还原剥离,最多也只能剥离出几层石墨烯。”

“按照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各项资料表明,仅仅只有这么几层石墨烯,无法满足最终成果的问世。”

大致将当下问题说出来之后,万青山朝着气相室方向看了去。

这一段时间,只有他知道在剥离石墨烯的实验,到底失败了多少次。

让万青山这么一说,苏辰也将明白都给弄清楚了。

同时,他心中也有了相对应的解决之法。

事实最开始得到石墨烯新能源电池的相关资料之时,他就知道石墨烯新能源电池肯定能够成功。

所有资料他当时也都有看过,在资料中最重要的提及到了一点,高定向热解的方式剥离石墨,根本不可能。

“万教授,你可能走入到误区之中了,甚至你可能在研究资料的时候,自动忽略了某些理论行不通的论点。”

苏辰猜测到发生什么事情之后,有条不紊的说道:“常规的方式剥离出几层石墨烯正如同你说的那样,无法满足新能源电池的需求。”

“但是资料,却提及到了十分重要的一点,用常规的方式去高定向热解石墨,完全不可行。”

“想要将一份正常的石墨打散,并且分离出几亿份来,必须要走非常规的路线。”

“比如在资料中有所提及的,在1730摄氏度的温度,将石墨烯进行打散剥离。”

怎么可能?!

苏辰这里刚刚说完,万青山顿时就瞪大了双眼。

在1730摄氏度之下打散石墨烯,这些内容他都在资料中有所看到。

只是过往经验剥离石墨烯都是在3200~3600这个温度区间进行。

选择性的,他将这里当成了笔误。

但没想到,苏辰这个时候却是在这一点着重进行提醒。

“万教授你先别忙着吃惊。”

“之所以不能采用高定向热解石墨,主的原因在于结晶状的石墨加热之后只会更脆,不利于群体分离,而此时的石墨内部结构也会趋于稳定,类似于钻石和笔芯一样。”

“钻石的硬度,铁榔头都无法敲碎,而笔芯却能够一折就断,甚至成为粉末。”

“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因此高定向热解石墨进行剥离实验,存在的差异非常之大。”

“碳原子的机构发生变化之后,哪怕元素性质没有改变,却依然会变成两种不同的东西。”

“单从硬度,石墨烯比钻石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