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建邺学宫和锦衣卫  大吴圣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毕竟现实中还没有出现这么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特务组织和情报机构。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天授了。这个时代的人是相信这种事的。果真如此,那便是天佑大吴啊!

“怎么样,周卿,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两千石,敢不敢干。”

“陛下重用臣,臣感激涕零,然臣惶恐,怕难当此大任,坏了陛下大事......”

“男子汉大丈夫的,做起这副小儿女态,扭扭捏捏的,像什么话?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此乃人臣之本分也。功有赏,过有罚,赏功罚过也是应尽之义,没什么可多说的。现在朕就问你一句话,你敢,还是不敢?”

“陛下器重,臣敢不效命,愿肝脑涂地,尽忠竭诚以报陛下天恩!”

“周卿可不能肝脑涂地了,”孙皓打趣道,“那样的话朕会心痛死的。你要保养身体,努力加餐,不要像令尊一样,一辈子兢兢业业屡立功勋,还没等着享受呢,就去了,那多可惜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唯!”周处涕泣而拜。

——————

孙皓诏令各地将官选送一批精明强干的斥候来,再加上现有的秘兵,一番整训,锦衣卫的草台班子算是搭建起来了。

这天,孙皓唤来周处,命他送几个能力强、忠心可靠的人,到徐绍、孙彧的家仆里面去。

“陛下,此二贼早在昔年寿春之战就变节投降了北朝,为何陛下突然重视起来他们的家属。依臣看来,对待这样的人,该把他们的家属给流放了,哼,臣平生最恨叛徒。当年先帝没把这两家满门抄斩,真的太仁慈了......”

“好了,周卿。”孙皓懒得听他继续表忠心了,毕竟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干系重大,周处有所顾虑很正常,“朕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用处。你把这钉子打进去,可以作为在北朝布局的暗子嘛。”

“可是陛下,他们的家属这么多年一直在我们这边。这突然送回去,我怕太突兀了,容易暴露。”

“不用我们送回去,他们自己会来接的。”孙皓面沉如水,“现在豫章、庐陵和武陵的战事打得如火如荼,司马昭的使者,不日就要到了。这事你要抓紧时间办,子隐,凡事要多开动脑子,干这样的事,你永远要比你的对手多想一层,朕对你可是寄予厚望的,不要让朕失望。”

——————

现在建邺学宫和锦衣卫算是办起来了,要花大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这天,孙皓找来舅舅何植,和楼下都尉何定。

两人都姓何,不过却没什么关系。何植是孙皓最亲近的舅舅,何定则是有名的佞臣。不过孙皓相信,这世上的垃圾,那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佞臣也有佞臣的用法。

眼下这事,太忠直纯良的人还真干不来,比如王蕃绝对是宁死也不肯做的。

孙皓要他们去盗海昏侯墓。

盗墓这事在那个乱世没什么稀奇的,最多道德上谴责一二,当权者照做不误。董卓把洛阳的汉朝皇帝陵给挖了个遍;曹操也不甘示弱,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就是这位伟大的魏武帝的天才创举;至于孙权嘛,一开始还没染上这个坏习惯,后来有一次为了给孙坚修庙,需要上好的木材,不得已而为之,从此尝到了甜头一发不可收拾。南帝赵佗的墓就被孙权挖过,孙权在里面弄到了不少玉器,缓解了宫廷里缺玉的窘境。

不过海昏侯墓现在还乖乖地躺在豫章郡。

海昏侯墓是汉废帝刘贺的墓,据后世考古发现,里面的金银财宝数量极为庞大,令人垂涎三尺。

为了我们的建邺学宫和锦衣卫的事业都蒸蒸日上,为了我大吴越来越强大,更进一步,为了我华夏能挺过将来的那场天倾之难,刘贺,你要体谅朕的苦衷啊!

你也是我华夏之人,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哪怕你已经死了快三百年了。

把那些民脂民膏都吐出来吧,用在该用的地方。厚葬之礼就是乱礼,活该落得如此境地。

于是,孙皓任命何植为发丘中郎将,何定为摸金校尉,领兵一千前往豫章寻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