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出路在哪里  走出大山的云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路。

想到这里,尚云笑了,他笑自己想得太多了。

当下的问题是如何走出贫困,而不是想农业的出路。

一百来亩耕地,只有五亩平地,还是生产队组织群众用铁锹和架子车推平的,村里连一辆三轮车都进不来,谈何机械化耕种?

这是一种空想!

当下最急的便是如何弄来钱,而不是去空想。

在这个地旷人稀、靠天吃饭的尚家河村,霜冻、冰雹自然灾害频繁,曾经有位农业专家考察后说,尚家河村根本就不适应种植粮食作物。

专家的话是对的,可尚家河村的农民不种地,去干啥?

政府为了尚家河村也费劲了心,每年都不忘给尚家河村家家户户给救济粮和救济款。靠救济生活,已经成了尚家河村二十年不变的定律。

新上任的黄支书脑瓜灵活,见过大世面,认为尚家河村的出路就是让全村的青壮年去城里打工。

黄支书大会讲,小会讲,会上讲了会后讲,通过苦口婆心的讲,让人们改变观念。

在黄支书的号召下,家家户户青壮年放下手中的农具,放下驴鞭,背井离乡,去城里打工。

黄支书不但嘴上讲,还亲自跑到外面和城里的厂矿老板联系,为村里的青壮年找厂子。

在黄支书的努力下,尚家河村掀起了打工的热潮,只要能走动的都往城里跑,留在村里的除了老人便是孩子。

大量的娃娃成了留守儿童,被人们曾经认为口粮田的耕地开始一块块接着一块块长满了荒草。

除了考上大学能够改变命运,打工便是尚家河村年轻人最好的出路。

尚云也认为外出打工是当前自己最好的出路,前不久他找过黄支书,让黄支书给自己在外面找个活。

“云,你父亲腿不好,你母亲心脏也不好,家里离不开你,而且你年龄还小,打工的事暂时就不要提了,在家里呆一年半载再来找我。”黄支书的话彻底击破了尚云的打工赚钱梦。

打工去不了,呆在家里种地却弄不来钱,出路在哪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