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胡思乱想  走出大山的云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过和黄支书的谈话,尚云扑捉到了两个有用的消息:一个是路的消息,另一个是黄支书表示愿意给他担保贷款。

全乡十六个村已经有六个村通了村路,今年正在修通九个村路,明年尚家河村的路有望修通。

通过路,他有了去其它村收购酸枣仁的想法。这酸枣,不但尚家河村有,而且其它村肯定也有。

以前由于路不通导致酸枣仁无人问津,现在随着路的逐步修通,酸枣仁一定会变成钱。

尚家河村的酸枣仁暂时运不出去,可其它村随着道路的修通并不存在这个问题。

与其坐下等着财富降下来,不如主动去寻找机会,创造财富。

应该把思维从家里走出来,从本村走出来,走向外村。

去外村采摘酸枣仁显然不现实,没有吃住的地方,一天到晚也采摘不了多少。

如果不去采摘,去外村干什么?去收购,去外村收购酸枣仁。

想到这里,他突然笑了,满身只有一千块钱,还是到处借来的。要做一个收购商,手中没有上万块钱,怎么去收购?

如果不去外村收购酸枣仁,在自己的庄前屋后去采摘酸枣仁,一天到晚也能弄一百来斤,按照一斤一元钱算,也能弄一百元,但问题是酸枣仁运不出去,变不成钱。

如果去别村去采摘,没有吃的也没有住的地方,更加不现实。

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去收购酸枣仁,不用费多大的力气,而且还能见比亲自动手采摘酸枣仁更多的钱。他曾经看见那些辛辛苦苦拾杏胡的人赚的钱却比不上收杏胡的收购商,拾杏胡的人流的汗多,见的钱却少。

与其流汗采摘酸枣仁,不如直接去收购酸枣仁。

从辍学的那天起,他便决定挑起家庭的重担。

二姐为了学费借遍了亲戚邻居,三姐为了学费年年贷款。到了他跟前,借不了钱,贷不来钱。

不要去抱怨任何人,别人从来都不欠自己的,没有理由去抱怨别人。

别人的钱都是别人辛辛苦苦赚来的,没有义务借给你。能够借给你,是他们的仁慈,不借给你,是他们的权利。

一定要赚够足够的钱,供两位姐姐上完大学,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从此以后,他要想方设法担起家庭的重担。

关于黄支书表示愿意给他担保贷款的事,也许是随口说说,也许是真心实意的。不过能够听见黄支书如此说,他还是很感激的,毕竟在他一穷二白的这个时候,还会有人说出如此的话。

他胡思乱想了一顿,觉得当下最重要的事还是先出去打问打问一下酸枣仁的价格,尽快找到客商。

只有找到了客商,才会圆自己的收购梦。

借助别人的钱圆自己的致富梦,这个在经济学上应该叫什么呢?

他为客商提供信息,让客商掏腰包去收购,自己只赚取信息费,这样不但会省去许多的环节,而且自己不用担风险,也不用为资金周转的事去发愁。

问题是这样的客商在哪里?

村上没有,乡上也没有,连县城也没有,何不去市城看看,也许市城有收酸枣仁的客商。

对,应该去市城看看,西原市城离家有四百多里路,乡上有一趟发往市城的班车,早晨八点发车,下午两点返回,车费三十六元。

听白胡子爷爷说过,尚家河村有一条通往市城的小道,全程二百五十多华里,不用经过曲柳弯乡政府街道,一直沿着山岭向南走,骑着毛驴两天就到了。

骑着毛驴走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人们已经不再骑毛驴。摩托车已经走进了许多家庭,连尚家河这个偏僻的地方,摩托车也成了村里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在小小的县城里一部分人已经买下了小轿车。

也许不久的将来,摩托车会走进他家,家用小轿车也会走进他家。

不久的将来,究竟有多远?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他家有一辆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是十年前买的,大姐骑了二姐骑,二姐骑了三姐骑,现在成了他的坐骑。

本来去市城坐班车也能去,但从家里走乡政府街道要六十多里路,还不如从家里直接骑着自行车去市城。

听村里骑着自行车去过市城的人说过,早晨麻乎乎起来就走,晚上天抹黑便到了。

骑着自行车走,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能够顺便沿路看看风景,看看酸枣的生长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了酸枣的大致分布及其大致产量,才有资本跟客商谈。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很难。

酸枣树生活在荒山野岭,要全面摸清它的分布,需要一座山一座山去查看。

许多山根本就没有路,到处都是灌木丛,冷不丁还会钻出一条长长的蛇。提起蛇,他头皮发麻。

至于酸枣的产量,也是无法估算的。即使酸枣树上长满了酸枣,如果没有人去采摘,只会变成废果。

越往下想困难越多,还是不要想那么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