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9章 陈年旧案  千机变:穿越诸天扭转历史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碧箩,你煞费苦心,不是只想要我的命吧。”王晊说道。

王晊想去抵抗她,却发现这个外表柔弱的小姑娘,竟然手劲道远胜于自己,想要挣脱,却是徒劳。

碧箩没有回答,只是用比刀尖还冷的语气说道:“别废话,跟我走。”

王晊知道自己反抗无益,只得在碧箩的刀尖驱使下,迈开了脚步。

“碧箩,不,这是不是只是你的代号?你有没有真名?”

“静姝是不是你杀的?你为什么杀了她?”

“徐师谟呢?徐师谟是不是你杀的?”

“秦王中毒,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你要带我去哪?难不成也要把我推到那口井里吗?”

……

王晊不停地问着,可是碧箩就像是听不懂似的,一个字也没有回答。

夜色掩盖着二人的行踪,东宫守卫此刻都云集在太子所在的显德殿,还有骚乱始发的承恩殿,没有人发现在东宫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还有另一出惊险的大戏即将演。

碧箩带着王晊走到花圃边的走廊下,这里满墙壁都是文人们留下的一片片书法墨宝。太子办公之余,时常会来到此处赏阅书画,观鸟赏花。

二人走到一处后人临摹的曹植的洛神赋书法碑帖前,碧箩道:“按我说的去按。”

“按?”王晊不解,却也只能按照碧箩所说,依次在“通路”“远游”“明珠”“齐首”“长川”“东路”几个字按了下去。

就在他指尖接触石板的刹那,深刻的字符像是键盘的按键,深深的陷了下去,紧接着,整个石碑慢慢向浮起,竟然露出了石壁的一道一人高的黑洞。

这……这不就是密码解锁的方式吗!王晊惊讶于古人的精巧设计,而身后的碧箩已经对此驾轻就熟一般说道:“进去。”

王晊像黑洞深处走了进去,待碧箩进洞后,手不知扭动了何处机关,整个石壁再次落下,将二人彻底掩藏在黑漆漆的石壁中。

很快,远处传来一道微弱的亮光。

“跟着光走,休想刷花招。”碧箩嘴依旧威胁着,可是手已经放松了。毕竟在这样的密道里,如果没有她指路,只怕王晊要活活困死在这石洞中。

王晊顺着光源往下走,脚下是一条不断向下延伸的简陋石阶。

一步、两步……王晊默默数着,直到两百余阶处,石阶迎来转角,前路又是和身后一样数之不尽的阶梯。

王晊抬头才发现,自己一直跟随的光源,竟然来自拐角处悬挂的一片铜镜所折射之光。

真正的光源,远在九转十八弯的幽径深处。

王晊踏着石阶不断走向深处,他一边惊讶于东宫之下竟然如此别有洞天,又好奇到底是谁修建了这样一条不能见天日的暗道?

太子自从李唐攻占长安后便被立为储位,进驻了东宫,这么多年来怎么会有人能够在他眼皮子底下如此大做文章?

如果是太子本人所为,那他修建这条暗道,又到底会通向哪里呢?

王晊回头,想向碧萝问个究竟,但是幽径之中的少女一脸杀意,那只匕首虽然没有再抵在自己的腮边,但是刀剑却一直冲向自己。

他鼓起勇气,就这样在幽暗的地道中缓慢前进着。不知道过了多久,他从下坡到坡,从回转到坦途,脚下千余台阶走过,他终于看到了前途的方向。

终点不再是铜镜,而是一只闪着摇曳烛火的孤灯。

王晊弯腰迈出了门洞,不仅深吸一口气,放肆排空肺腑内幽郁的浊气。

烛光里,一个身穿黄袍的男人背对着他,正在伏案批改着奏本。

碧萝一脸严肃的在他身后迈出了洞口,转身将洞口合。王晊回头,才发现那是屋内的一尊书柜。

“殿下,人我带来了。”碧萝禀报道。

“嗯。”

熟悉的声音从背影处传来,王晊只觉得辉身下每一处汗毛恐都在疯狂的呼吸,而他又不自觉的闭紧了嘴巴,为那男人即将转过来的面孔而屏气凝神。

“辛苦了,德仁,这次本王要记你头功。”

幽暗的灯火掩映着李元吉的半张面孔,那诡异笑容宛如一柄冰冷的刀。

他的手中,把玩着半张铜鱼符。

铜鱼符端端正正的刻着一个遥远的名字:

刘文静。

最后的回忆,随着一声“德仁”,涌入了王晊的脑海。

那是武德二年的清明时节。

本该在朝堂议事的老王珪,行色匆匆的赶回了府邸。

“德仁呢?!快把德仁叫到我的书房来!”

下人不知老爷何故如此焦急,但还是将一个年纪轻轻的英俊少年带到了书房的门口。

“老师何事如此急迫?”年轻的后生问道。

“把门关。”王珪手托额头,似乎有话藏在心口,不知如何对那少年言讲。

少年将房门轻轻合。他刚来到王珪身边求学不足一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