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二十三章 中医那些事儿  走进不科学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入倭已经过去了近百年。”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倭岛倒也能称之为华夏的自古以来了”

说到最后,朱祁镇的嘴角也扬起了一丝笑意。

作为数据集成体,他可太清楚自古以来这个词在华夏互联网上的意义了。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这部分《永乐大典》的公开,兔子们网民又可以迎来一阵全新的狂欢,至于小日子嘛.多半就要破防了。

“实际上不止这些。”

在介绍完有关霓虹天皇的文献后,朱祁镇继续带着张莹王通朝前走去:

“除了倭国文献之外,我们还在《永乐大典》中找到了很多其他珍贵的历史资源。”

“譬如说我们明确找到了扶余人隶属于华夏文明的记载,时间比现今认为的公元前1世纪还要早了两百多年。”

“又譬如说棒子的历史,目前可以肯定现在的棒子就是箕子朝鲜的后代,反倒是卫氏朝鲜没有多少血脉遗留了。”

“不过考虑到棒子的厚脸皮.这事儿倒也不怎么指望他们会认。”

箕子朝鲜和卫氏朝鲜都是棒子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其中箕子朝鲜由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半岛建立,卫氏朝鲜则由燕国人卫满建立。

其实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很多棒子还是承认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的事实的,奈何在霓虹侵略后大量霓虹学者认为箕子朝鲜是当时华夏的殖民地,引发了棒子多种角度的不满,于是破防的棒子们干脆就把两者全部推翻了。

如今随着各类考古实锤的增多,棒子们的态度也又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他们否认箕子时代,承认卫氏时代。

因为箕子时代在时间上属于文明的创建者,卫氏则偏向于入侵。

也就是在卫氏建立之前棒子们已经有足够规范的文明了,如此一来卫氏时代即便成立,也顶多就相当于华夏的元朝——元朝之前华夏可是有其他时期存在的,谁会说元朝是华夏文明的始祖?

所以也别一味喷棒子自大,人家其实也挺精明的。

总而言之。

在这些前置情况的基础上,《永乐大典》中即便发现了箕子朝鲜的实锤,棒子们多半也是不会认的。

“当然了,关于棒子们的资料倒也并不是毫无用处。”

看着脸色有些遗憾的张莹与王通,朱祁镇又补充道:

“毕竟在如今这个全球高强度互联的时代里,国际舆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些史料或许棒子们可以装鸵鸟,但国际上却有更多的个体或者群体具备更加清晰的判断能力。”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很多关于华夏向棒子输出中医书籍的记录乃至原本,有了这些证据在,棒子们想要在知识产权上运作所谓的韩医就没什么可能了。”

早先提及过。

棒子的近代史不同于华夏,虽然同样遭遇过霓虹欺压,但却没有发生过一鸦二鸦那样毁灭性劫掠的事情。

因此在棒子国内,他们始终保留着一些古籍原本。

棒子们在申请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全部都将对应的古籍原本提供了出来,这才是他们可以申遗成功的本质原因。

兔子们表达不满的时候,棒子则可以一摊手——行啊,你说这玩意儿是你的,那你拿出来原本或者拓印本的证据嘛。

兔子们每到这时候就无言以对了,毕竟能用原本申请的遗产名目咱们早就申请过了。

所以一直以来,在一些领域.尤其是中医领域,华夏在原本保存方面的底气其实是要弱一点的。

不过如今随着《永乐大典》出世,局面就可以彻底颠倒过来了。

翁同等人在《永乐大典》中发现了大量华夏古代的医学文献,其中便包含了许多关于古代高丽向华夏乞求各类书籍抄本的记载。

当然了。

除此以外,更重要的还是那些古籍资料。

比如说翁同等人还在《永乐大典》中找到了.

《七略》原本!

《七略》乃属华夏历史上第一部目录学著作,作者是西汉时期的经学大家刘歆和他的儿子刘向,这父子两并非是医生,他们编写的《七略》就是杂七杂八的一堆古籍的汇总,可以理解为汉朝时期的百科全书。

《七略》这套百科全书分为7个目录,分别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以及《方技略》等七部。

秦汉时期管医术谓之为“方”,所以《方技略》就是刘歆刘向父子两编列的一套医学目录书籍。

《艺文志》记录了有关医疗类的书籍目录主要有2套,分别是经方十一家以及七本医经。

这七本医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以及.《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