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贤轻而易举获得一间拥有资深行业经验的唱片公司。
他并没有与孟月桢客气。
毫不犹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书。
同时对孟月桢立了一个保证:“老妈,等我将来赚了钱,到时会把两百万港币连本带利还给你。”
孟月桢不要求丁贤还钱。
只要丁贤能稳定经营文志唱片公司,做到不亏损,不让家里再贴钱进去,孟月桢觉得这已经是意外之喜。
这并非孟月桢不信任自己儿子的能力,主要是儿子年纪太轻,今年才十九岁,缺少商场磨炼,又是第一次涉足唱片行业,创业失败的风险比较高。
当然,作为母亲,孟月桢心里也隐隐抱着期待,她希望自己儿子天赋异禀,首次创业就能搏出一个满堂红,未来不断带给她惊喜。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此话绝对不假。
最近几周孟月桢屡屡过海去香江,根本不是什么游玩,她只是在调研各大唱片公司的情况,来给儿子喜爱的事业铺路。
如今路已经有了,儿子能在这条路上走多远呢?
孟月桢会拭目以待。
这晚签署了股权协议。
丁贤也拿到文志唱片管理层的电话。
管理层名单有十余人,排在第一位的是总经理,名字叫谢绍良。
看到这个名字,丁贤感觉很奇怪,他记得自己有位远房亲戚就叫谢绍良,在孟月桢的银行里担任财务经理,逢年过节都会来家里拜年。
丁贤一直称呼谢绍良为良伯,他并不觉得重名是巧合,赶紧找孟月桢打听。
一问才知道,原来谢绍良被孟月桢调派去了香江,担任文志唱片的总经理。
这个安排非常有必要。
毕竟文志唱片刚刚易主,正需要谢绍良这样一位心腹亲信主持大局。
谢绍良已经五十余岁,他能力或许不算出众,但老谋持重,忠于丁家,可以监督与协调文志公司的管理团队。
有谢绍良在,即使丁贤常年不在香江,也能确保文志唱片的平稳与高效运转。
孟月桢同时也说了,谢绍良的总经理仅仅是临时性,等丁贤熟悉了文志唱片的运作,培养了自己班底,到时就会让谢绍良返回银行。
丁贤觉得孟月桢的安排,真是恰到好处。
她先把文志唱片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丁贤,这是给予丁贤充分信任,并做足‘父母彻底放手,放任儿子自己去闯’的姿态。
然后再安插谢绍良进入文志,丁贤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
这么做,既保护了她的投资,又照顾了丁贤的自尊心。
其实她大可不必这么煞费苦心,就算她不把股权转让给丁贤,丁贤也不会有什么心理上的不满情绪。
当天晚上。
丁贤直接打电话给谢绍良,让谢绍良明天赶来澳门,商量第一张专辑的出版事宜。
次日上午,丁贤向台里请了半天假,专门在家里等着谢绍良。
谢绍良知道他家地址。
九点多一点,谢绍良领着两位文志高管赶到家中。
谢绍良衣装整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他是那种遵守规矩,兢兢业业做事的老派雇员。
他给两位文志高管介绍丁贤时,使用的称呼是:“这位就是文志的新东家,丁生。”
在私底下怎么与丁贤亲近都无妨,但如果有公司员工在场,谢绍良一定会严格遵守上下级关系。
丁贤也欣赏他没有倚老卖老。
他以汇报的口气对丁贤说:“你的两首新歌正在港台与商台热播,与公司有业务往来的香江音像店,接到很多顾客的反馈消息,希望购买你的唱片。”
既然市场有需求,那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丁贤讲道:“我把你们叫过来,就是为了商量这件事,你们是专业人士,专辑应该如何出版,我会听你们的意见。”
谢绍良先问了一句:“你送到港台与商台的唱片是怎么来的?”
丁贤回答:“那是我上周在电台录音棚私下灌录的单曲,只收录两首歌,《浪子心声》与《风云》的粤语版,但我同时灌录有国语版本,目前我录制好的歌只有这四首,音质很不错。”
谢绍良立即说:“四首歌可以先出一张细碟,正好投放市场试试水,如果细碟销量不好,那就加强宣传力度,假如顾客对细碟反响热烈,到时直接灌录大碟,向港澳两区的音像店全面铺货。”
目前这个时代,CD还没有被发明,黑胶唱片占据着音乐市场的主导,虽然磁带正在慢慢崛起,却仍旧撼动不了黑胶的统治地位。
谢绍良所说的细碟,就是黑胶细碟。
香江乐坛的黑胶发行,不像欧美与东洋市场那样偏爱发单曲,惯例是只发细碟与大碟。
细碟收录的歌曲只有三五首,往往是试水之作,大碟收录的歌曲普遍在十首以上,全是经过重金包装后的精选专辑。
丁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