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我走自己de路,碍着谁了  我就是大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喜欢什么呢?”

“很多,电影、音乐、篮球、足球,偶尔会跟我爷爷下几盘象棋、围棋”

“你有什么问题的话,会跟父母交流吗?”

“我暂时还没有遇到什么人生抉择的问题,反正我吃喝都在家里,我的任务就是带我妹妹”

“那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呢?”

“做影视这一块吧。”

“要是版税花完了呢?”

“很难,我版税很高的。”

“听说小王子一本书,你已经创下了内地版税最高记录,方便透露一下多少吗?”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我的版税是我妈给我的,她会扣一部分说是给我存着”

“我们打探到的消息是八千万!”

场下一阵哗然,包括之前装逼的那位妇女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罗琳,她的版税是4亿英镑,詹姆斯帕特森、史蒂芬金、伊万诺维奇这些畅销书写手,他们的版税都高达4万美金以上,我跟这些人比较起来,差的很远”

“你觉得自己有上的天分吗?”

“还行吧,至少我觉得我还可以”

“我们说三重门,初中、高中”

“不是,三重门的名字的是我看礼记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时候想的,当时取名就是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文化一点,翻了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你都读过?”

“都看了几遍,我对能流传好几千年的都很有兴趣。”

“有什么收获吗?”

“呃,写东西的时候,引用起来不会出错”

“你最近还在写东西吗?”

“在写,我每天都写啊,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博客,每天固定更新一千字!”

“我是说!”

“在构思,主角是我妹妹!”

“名字是什么呢?”

“这个保密吧,可能就叫小屁孩日常或者其他的名字”

“好,这边好几个观众在举手,来,请说!”

是那位土鸡变凤凰:“我看过你的书,先觉得十八岁的小伙子,写出这样的书,我觉得非常地不容易。但是我就想说:你只有十八岁!也就是说,从你真正地接触生活,可以从你懂事开始,你才接触生活也就十年,你就真的不担心自己文思枯竭的一天吗?”

“不是很担心。”

“我想说,如果有一天,你写不出文字了怎么办?你没有学历”

“您放心,我就算文思枯竭,也饿不死!”

“你怎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爸有十几亿家产啊,养我一个,不成问题!”

想了想,又说了一句:“我不是土鸡变凤凰,我家挺有钱的,我奶奶是社科院院士,我爷爷是人院士,我小姑是燕大物理系教授,我爸爸、我妈妈都是哈佛的毕业生,我说这个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我只是说你不了解我!”

主持人不说话了,那女的大概被噎了一下:“那你书香门第,为什么不去读大学?”

“因为他们教不了我什么东西!”

换了一位观众:“我是宏志教学的教师,人才是个综合素质的人才。张俊生很聪明,但是他现在我认为是有点畸形展,我认为没有全面展,我希望呢,你应该是一个全面展的,这么一个人才,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怎么畸形了?”

张俊生无语的笑了笑

“你七门功课不及格”

“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人民,坚决拥护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没觉得自己畸形”

“其实华国的教育制度是根植于儒家传统的科举体系和普鲁士式义务教育体制生了化学反应,大部分用了很多时间学了很多自己也许一生也用不到的东西,普鲁士体系在设计之初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德意志统一不需要多少人才,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就够,这样的人才不太需要培养也不需要选拔,只要民族不灭亡,即使再困难也会出现。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需要很多能服兵役、能种田、能做工的劳动力,对这些大批量需要的“产品”要要求是无条件的服从。”

“德国实现统一后并没有继续延续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因为那是权宜之计,但是,苏联教育体系继承和扬了这套体制,试图走上富国强兵之路。在某种程度上奏效了,但时代的变化让十八世纪的方法无法完全适应2世纪的现实!”

“类似的制度在被引入华国时,也许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本不解其真意,只是作为苏联老大哥的经验盲目学习。时至今日,这个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21世纪的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华国把自己五分之四的国民教育投入理工科,但是理工科依然没有几个能走到最前沿的人,因为这个教育体系根本不是用来培养人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