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催泪系导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小鞋子这种“儿童片”虽然有些人听到了就没兴趣,但是同样的也有好处。

特别是许多教育界人士纷纷推荐这部电影。

“当你在繁忙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想静下来找找内心的宁静时,这部片子一定是你的首选。

著名作家泰戈尔曾经说过:“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小鞋子整个电影围绕小鞋子展开,故事由阿里弄丢妹妹萨拉的鞋子写起,两人约定不把弄丢鞋子的事告诉父母,之后两人交替穿着阿里的球鞋争分夺秒跑步去上学,然后阿里为给妹妹赢得一双球鞋参加长跑比赛,但却因得了冠军与季军奖品球鞋失之交臂。值得庆幸的是爸爸最后给两人都买了鞋子。

《小鞋子,处处为我们传达着简单却感人至深的温暖,爱不一定要是华丽的衣物,数不尽的金钱才能表达。爱,就是当阿里发现萨拉的铅笔短得她的小手都握不住时,默默地将自己的笔放到她面前。生活实苦,但是有了哥哥妹妹,邻居,房东,店主这些善良的人的互相慰籍,仿佛给苦难上了一层滤镜,让人感觉到无处不在的温暖。

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一切都会好起来。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是苦难生活下的温情与信仰,是那些支撑我们活下去的力量。生活用黑色幽默戏弄了我们,然而,爱终于给了我们最完美的结局。

兄妹两个明明已经找到自己丢失的鞋子,但是看到小女孩儿比自己还困难,就没有忍心拿回自己的鞋子。尽管自己也承受着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困难。哥哥在体育比赛中也没有拿到想要的运动鞋,但是,小鞋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善良的品质,生活一定会为我们留下一束光。最后,两个人都情绪陷入失落的时候,爸爸给他们买回了新鞋子。

我记得我小时就想要一辆自行车,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想要一个。明里暗里跟父母提到过很多次,但是愿望一直也没有实现,然后到初中,高中就一直骑各种二手自行车。等到自己有钱有能力了,反倒是没有了当初那最初的欲望了,到现在大了以后还是一个低欲望青年。反观现在的小孩子,所有欲望大人现在想着方法去满足,或者给予各种高于本身欲望的条件。我不知道那种生活是对的,还是错的。

但是从电影中两个亲哥妹就小鞋子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像极了小时候低欲望的自己,没有一件玩具,冬天棉鞋棉裤以及一些身上穿的都是母亲手工做出来的。从小教育的就是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别人的是别人的,父母为人正直,现在也一直影响着自己的言行。

从小的生活条件和思想教育真的能左右人的一生,父母真的是最好的老师。虽然物质匮乏那个童年,但也是最喜欢的那个年代。从小低欲望生活过来的人们,希望你们能有个满足自己内心的生活。

之所以推荐这部电影,是因为这部电影真的很纯粹,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看到这种电影,总是充满了各种控诉社会不公,为富不仁等等,但是影片很难得的一点是,虽然它讲的是穷人的故事,但它不是穷困的展览。

阿里生活的街区,贫穷而落后,但非常干净,人也很善良。导演没有把他们表现得和难民一样地乞讨观众的同情,从头到尾,他们都在努力生活,全片没有一处刻意表现生活的艰难,反而处处体现出人性的美。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父亲帮寺庙将糖捣碎,病重的母亲叫莎拉给父亲倒一杯糖水。莎拉拿了一杯水递给爸爸,爸爸问:为什么不加糖?

妹妹问,爸爸那里不是有糖么,干嘛拿家里的?

父亲生气地回答道:它们是清真寺的,只是暂由我们保管。

父亲是老实善良的,所以阿里和莎拉才会如此。

当莎拉在学校找到了()

她丢失的鞋子,那双鞋子穿在了另一个小女孩的脚上,她悄悄跟踪到女孩的家门口,回家找到哥哥,想一起去把鞋子要回来。

他们躲在墙角偷看,却发现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后,于是选择了沉默地回家。

而后来,女孩捡到莎拉的自动笔后,虽然自己非常喜欢,依旧诚恳地选择物归原主。

后来莎拉还和她做了好朋友。当莎拉听说,小女孩的父亲给她买了一双新鞋子,而那个旧鞋子被扔掉了以后,她很震惊地问:为什么要丢掉?

小女孩委屈地回答:它们已经烂了。

虽然如此,妹妹仍然没有告诉她,那双被扔掉的鞋对她有多么重要。

看《小鞋子是心灵逐渐感慨而温暖的过程,是灵魂得到洗礼的过程。他们即使在困境中还保持着自尊、淳朴、善良。我想,他们就是生命真善美的最好诠释吧。

希望这部影片,能唤醒大家对生活的美好信念。

无论生活给我们多少挫折,重要的是我们心中的爱,它能让我们变得无坚不摧!”

当然,这样的电影自然而然地会让人想起贫富差距。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