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心灵至善,好人好报。  催泪系导演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疯狂的石头其实算起来,真的算是小成本影片了。

哪怕是明星阵容强大,但是实际,其他的如黑皮等角色,还真的都不是什么大牌。

因为,这几个角色,需要那种草根感。

但是结果笑果非常好。

特别是在春节档,一部好的喜剧,不,哪怕是一部合格的喜剧,就足够刮起一阵旋风了。

更不用说,这还是李易的电影。

“难得,这部电影不是那种冲着观众卖力吼着:“笑啊!你笑啊”的电影,而是实实在在的搞笑!”

“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无厘头的搞笑中,看出小人物的辛酸。一如既往的李易导演的风格!”

“再搞笑也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浓重黑色,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的是绝望?”

“真的挺不错的,幽默又不失深意的一部作品!各个角色都很有特点!”

“太接地气太有意思了,小人物的搞笑,笑点密集贴近生活,全程无尿点!”

“满满的华国味儿的喜剧电影,接地气儿,各种梗接连不断,从头笑到尾,哈哈!”

“笑的根本停不下来的一部影片!几位主演真的是很用心的表演!”

“一开始不太习惯,感觉有点乱,可是渐渐地居然看懂了,看明白了,就很好玩!”

“是的,是的,前面感觉有点看不懂,可是到后面大家都为了石头费尽心机一下子把我拉进剧情了。川话真的好接地气啊,而且这片子的搞笑也不是那种把观众当傻子的搞笑,感觉这样的国产喜剧片中已经很少了。看完以后不知道为什么留在我脑子里的是那个五万元钱的可乐瓶盖。哈哈哈!”

“小信号和小手机,加顶你个肺,最后还了结了两条生命!”

而让李易有些错愕的是,他对疯狂的石头其实真的没想那么多,更没有想着拍什么内涵,深度。

可是结果,有时候真的印证了那句话,当一部电影拍出来,映之后,那就不是以导演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因为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每个人有自己的感受。

比如影评人们的解读,却愣是把疯狂的石头给解读的李易自己都有些不明白了。

“疯狂的石头一部真正的正能量的黑色幽默喜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影片的主题是:混沌的世界,心灵至善,好人好报。

虽然片中有很多并不是符合逻辑,有些夸张的运用,但是我们不能否定它是喜剧的前提。

影片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尽了黑色幽默,为了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就是,混沌的世界,心灵至善,好人好报。

下面我们以片中石头的去向以及围绕石头出现的人物为线索,按照原片的顺序对本片进行分析。

首先,玉器厂厂长,这个角色是很有特点的角色,很多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相信都对这个老厂长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他可以说代表了那个年月,众多面临困境的老一辈的厂长们。

他大概是出现在石头旁边的第一个人,正是他的细心才发现了石头。

也正是他为了拯救工厂才想出要展出石头去拉动经济。

当然如果有人在这里对厂长的做法表示怀疑就没意思了。

很多人会说,既然厂长要积极拯救工厂,为什么不去卖石头,反而搞什么展览?其实我们看李易导演的片子不难看出一个特点来,他喜欢让边缘人物去一脸正经地做一件滑稽的事情,从而达到喜剧的效果。

这个在很多细节地方有体现,比如在对于那个偷东西的大哥,就会天天把素质之类的词汇挂在嘴边,干坏事也要做得漂亮。

这只是一种规律一种技巧,但是却符合国人的口味。

在后面的故事中小偷的女人被厂长的公子睡掉,他居然给律师打电话,还说律师没素质。这让人看来既合情合理又滑稽幽默。好像很荒唐,但是却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就是对于技巧运用的高明之处。

看影评人有人提出质疑:厂长的不动作,玉石的展览,按照规律,是构不成叙事的动力的。

然而什么是动力,需要什么样的动力。就像希区柯克说的,一个炸弹放在那里本身就是动力,跟观众的感知结合起来就是动力。在现实生活中濒临倒闭的时候突然挖出来一块玉石,厂长会怎么办,人们会怎么办,这本身就是动力。而正是围绕这个为核心产生了戏剧的基本:冲突与矛盾。而故事的推进改变了人物关系,这又使得一切符合了戏剧的规律。

随后是一一登场的几拨贼们。

导演很巧妙地运用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使得整体看去混乱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整个故事的主线也随之变得清晰。他在交叉叠放的画面中,各路小偷的活动对白,与保安科长的行动对白居然在对立产生了某种语言或者动作的联系。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黑色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

开头很生活化,很像是效果的画面看去更加贴近生活。而冯董秘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