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4章 要生了  农家大佬有商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卫泓与七爷爷商议祭祖事宜,顾南烟对这些不了解,便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七爷爷名唤卫良,在家中排行第七,他前面的兄弟姐妹已于早些年先后过世,这一辈只剩他一人。

卫良只生了两女一子,今日陪他一起上门的卫厚栋便是他唯一的儿子所出。

卫厚栋年仅二十,模样敦厚老实,性格腼腆,僵直着脊背坐在客椅上,一句话都不说。

宁天禄难得见到一位年纪与他差不多的兄长,有心与他拉近关系,便找了个话题与他搭话。

“我听七爷爷说,你们在京城郊区租了两亩地,不知种的何物,可够温饱?”他语气温和的问卫厚栋。

“刚开始种了些粟米跟黄豆,尚能……温饱。”

卫厚栋紧张的抠着指甲,一张微黑的脸涨的通红,说罢还偷偷看了顾南烟一眼。

宁天禄一下就听出了他话里的关键。

“哦?”他一副很好奇的样子。

“那后来又种了些什么?”

卫厚栋不安的舔舔干到起皮的嘴,带着些小心翼翼的回道:“后来官府下发小麦良种,让每个村里都种一些。”

他又偷偷看了顾南烟一眼。

顾南烟有感,抬眸回视,与他的视线对了个正着。

卫厚栋吓了一跳,慌忙移开视线。

垂着头嗫嚅道:“那时俺们村的地都已种上了作物,没人愿意将原本的种子铲了,只有祖父听说那是公主赠与安阳国的亩产极高的麦种,便将已经出苗的粟米全都拔除,将两亩地全都种上了小麦。”

他说罢大着胆子抬起头,对着顾南烟憨厚一笑:“托您的福,去年俺们家收成不错,过年的时候俺还穿上了新衣哩。”

卫厚栋低头摸了摸身上不算太厚实的棉衣,看起来十分珍惜的样子。

顾南烟也看向他身上的衣服。

袖口与胳膊肘这些最易磨损的地方还打着补丁,可他却说是新衣。

顾南烟捉摸着,他这件所谓的新衣应该只是换了里面的棉絮。

看来在卫老将军出事后,卫家各分支的日子过得着实艰难。

最起码她看到这这一支是这样。

顾南烟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这才问道:“今年冬日也是种的小麦吗?”

“是,祖父见收成好,便多租了一亩地,全都种上了小麦。”

“那这场雪灾对农田影响可大?”顾南烟又问道。

卫厚栋犹豫了一瞬,看了眼祖父的方向。

卫良正在与卫泓说话,并未注意到他们这边。

“俺们也是第一回在冬日种植小麦,影响大不大尚不清楚,恐怕要等几日才能看出来。”

说起这事,卫厚栋很是忧心。

他们全家都靠这三亩地养活,若是没了收成,一家几口都要挨饿。

见他情绪低落,顾南烟思索片刻安抚道:“倒也无需如此担心,冬小麦的抗寒能力极强,问题应该不大。”

“而且下雪对小麦的生长其实是有好处的,说不得今年还是个丰收之年。”

在现代有句话叫“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下雪不仅能增强小麦的抗寒能力,冰冷的雪水也是天然的杀虫剂,因此下雪对小麦这种作物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

顾南烟看了卫厚栋一眼。

说到底卫良这一脉好歹也是卫家人,在卫老将军出事之前,过的也是衣食无忧的日子。

在卫老将军将旁支遣散之前,也曾每户都给过一些银子,刚开始那几年卫良家靠着这些银子倒也能吃顿饱饭,根本没想过会沦落到乡下种田。

只是这几年为形势所逼,这才过起了田舍翁的日子。

于种田一途,他们并不擅长。

否则当初也不会种植大豆这种极好养活,却没多少人愿意吃的东西。

得了顾南烟的保证,卫厚栋多日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带着些崇拜的看向顾南烟:“没想到公主还懂得这些。”

难怪人家能种出亩产那么高的小麦,竟比他们这些村里人还懂得种地。

宁天禄笑道:“兄长有所不知,南姐儿也曾在村里待过几年,她那种植基地所产之物安阳也有售卖,现在就连大梁国也已经在筹备分店了。”

宁天禄带着些得意的,狠狠的夸赞了自家表妹一通。

直将顾南烟这个神经比手指头还粗的女汉子夸的心虚不已。

说起种地这件事,她也就是个嘴把式,所有经验都是从书上看来的,然后再雇佣种地老手帮她干活。

她自己是没有丝毫实战经验的。

顾南烟生怕对面这个憨厚的男人向她请教种田的事,赶忙干笑着敷衍过去。

“公主,小姐请您去后院一趟。”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鬟小跑着进来,有些焦急的对顾南烟道。

坐在上首的卫泓闻言问道:“出了什么事,可是小姐身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