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可恶,竟这么对待我们官绅  会审帝王:从崇祯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们真是这么说的?”

王录在从崇祯这里得知淮安官绅熊天隆等紧闭城门,要求皇帝回京后,问道。

崇祯点首。

“咱竟然成国贼了!”

朱元璋则在这时候怒极反笑道。

王录听后也嗤笑了一下,对朱元璋道:“老朱啊,他们如果知道你是明太祖,或许因为三讳,而不敢批判你,但若只知道你是节制天下兵马的皇祖,他们可是敢骂你是国贼的。”

“咱知道他们不欢迎咱!谁让咱在保定来了个官绅一体纳粮。或许他们还将拷掠京城权贵官僚等事也全都算在了咱老朱头上”

朱元璋回道。

“这不仅仅是跟祖父您有关,我们带这么多北方军民南下,南方官绅们只怕没几个愿意慷慨地接纳我们。”

朱高炽说着道:“好在我们早有准备。带这么多北方军民南下,本身就不是等着他南方官绅主动施舍的。”

“淮安知府呢?”

王录问道。

“据这些士子们说,淮安知府已染病在床。如今淮安城已由士民们自发守卫,并已誓死同淮安共存亡。”

崇祯继续回道。

“好一个共存亡,说的好像我们是真的要来烧杀劫掠似的。”

朱高炽不由得回道。

“确切地说,我们这次南迁,还真的是造反,造这些南方官绅的反!”

王录回了一句,就对崇祯说道:“崇祯啊,你现在别无他法,只能下旨斥责他们这是抗旨忤逆,派人去城下宣传你的政策,表示你这个天子没有被谁挟持,也不会侵扰百姓,且准备直接动用武力攻城。而且必须拿下淮安城!没必要饶过去淮安,直接去扬州!因为如果不攻下淮安,后面的城池只会有样学样。”

崇祯点了点头,道:“只是不知淮安城该怎么攻?”

“咱去看看这淮安城。”

朱元璋说着就出了帐外。

他虽然有在山东境内,如临清州这些重镇布置有细作,但因为淮安离当时朱元璋所在的保定太远,他现在可以派出的细作力量也有限,所以,朱元璋没来得及派更多的细作往淮安城安插,到现在,他也就不得不做着打攻坚战的准备,并亲自来淮安城外查看。

马士英跟着朱元璋一起来了淮安城外。

马士英在去河南剿抚刘超叛军之前,就是驻淮安的。

朱元璋因觉得马士英能给他提供一些淮安城防的信息,便让马士英跟着他一起来淮安城外查看,并给他亲自指一下淮安城各段城墙的情况。

马士英也没想到在自己离开淮安城后,淮安城的士民竟然会不欢迎圣驾,而且还编出了一个天子已被国贼挟持,不能让淮安城因此被国贼的叛军洗劫的理由。

……

“他们撤了没有?”

淮安城内,淮安知府戴治衡正问着复社士子熊天隆。

熊天隆回道:“没有。那个吴王殿下甚至亲自来了城外。”

戴治衡听后猛地站了起来:“他们这是要攻城?!”

“看样子是要攻城!”

熊天隆回了一句,又道:“不过,请戴公放心,学生们已号召全城所有士民,誓与淮安共存亡,决不允许挟持天子的反贼进入我淮安城!”

戴治衡听后点头道:“很好!决不能让反贼来我江南重演拷掠公卿士大夫之旧事!”

“戴公所言极是,既然他们不走,到时候就让他们尝尝苦头!”

熊天隆回道。

戴治衡听后点了点头:“他们带来这么多人南渡,粮草消耗甚巨,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他们自会因粮尽而退!”

接着,戴治衡又问道:“南京诸公现在什么态度?”

“史公主张迎驾,但其余东林诸公不准,连许多勋贵亦不愿意,故而史公之主张未能凑效。另外,南京诸公欲效仿正统旧事,立潞王为监国。”

熊天隆回道。

“如此甚好!潞王甚贤,比福王合适。”

“这国贼朱明以为挟持天子后,就能使我们南方官绅任其宰割?未免想得太简单!”

戴治衡笑着说了一句。

……

“淮安城不好打!城高墙厚。而且早有准备。想必城中官绅给城中百姓散播了不少不利于我们的谣言。以致于现在昼夜皆有不少青壮守城。真要打的话,得花些时日。”

朱元璋在观察淮安城城防回来后对王录等人说道。

王录听后不由得叹气道:“可惜从京师带来的工部所铸火炮大多质量不行,且数量不够,不然的话,就可以先直接炮轰再说。”

接着,王录又说道:“但我们南迁的预定计划就是在淮扬一带驻军屯田,所以也没必要急着攻城,不妨先就在城外扎营屯田,先控制周边乡镇,将淮安城内官绅在城外的田地全分于民!反正我们在南迁过程中,已经建立起新的组织体系。以备接下来应对从北方来的敌军。假以时日,淮安城内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