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9章 这买卖能做  重生火红岁月,我在空间里种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几乎都是骨头的猪下水,确实也卖不贵。

按照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来说,那是个啥嘛?净啃骨头了,不划算呐。

所以在这个时期,猪蹄,猪尾巴,甚至是排骨卖的都很便宜。

买猪蹄的过程当中,罗旋顺口问了一句,“同志,像这种流汤滴水的食物,牛皮纸的包裹,恐怕有点不方便吧?”

列车售货员回道,“是呀,好多旅客买了猪蹄之后,就得赶紧把它吃光,要不然的话,等到汁水渗透牛皮纸,可就麻烦了。”

“那能不能弄一种器皿,比如说用竹筒来做一次性的餐盒呢?”

罗旋一边把钱递过去,一边问对方,“就像用云贵川地区随处可见的楠竹,把它锯成一个竹筒,作为一次性用餐器皿,拿来盛放这些食物,或者是火车上的快餐饭。

我就想知道,如果在每一份饭菜的价格基础上,再加上一毛多、两毛的这种竹筒成本,你觉得旅客能接受吗?”

“应该能吧...”

售货员一边从围裙兜里掏出零钱来找钱,一边漫不经心的回答罗旋,“其实在出门的旅客当中,其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旅客,他们是因公出差。

所以在一份饭菜里面,再加上这么1毛2毛的餐具成本,他们应该还是能接受的,毕竟乘客们回去以后,是可以报销的。”

“而且呀,用楠竹筒做成的快餐盒,说是一次性的,其实我觉得旅客根本就舍不得用一次就丢。

他们很可能会去把竹筒洗干净之后,拿回家里去继续用。”

列车售货员笑道,“这么一来,其实还会减轻我们给乘客们送餐的工作量,就再也用不着跑到每个车厢,忙着去回收铝制饭盒了。”

“只可惜呀同志,你这个想法是好的。”

售货员找好钱,将零钱递过来,“可现在哪有生产这些东西的厂家?哪怕有的生产大队想办这么一座工厂,生产能力还非得、非常大才行。

一般的生产大队,哪有这种办厂的能力哟?

再说了,上级一直提倡要以粮为纲,恐怕也没有任何一个生产大队,能拥有那么多的楠竹吧?”

“嗯,明白了,谢谢啊...”

罗旋向对方道个谢,一边勐啃猪蹄,一边在想:看来用楠竹生产一次性快餐饭盒的这个想法,是可行的。

不过这位售后员所说的有些东西,确实也是说到点子上了...首先,火车上的用量很大。

毕竟仅仅一个70年,铁路上的旅客发送量,总共达到了.24亿之多。

哪怕0个人当中,有一位旅客需要购买火车上的午餐和晚餐,那么所需要消耗掉的餐具数量,也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这么一算下来的话,如果能够成立一家,专门供铁路上使用的竹制快餐饭盒的生产厂家。

哪怕一个饭盒,只挣3分钱。

粗略估计,这家工厂能够挣到的毛利润,都能达到十分恐怖的60万元!

这笔钱,对于一个生产大队来说,无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收入。

其实赚钱,反而还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座工厂,它所能跟当地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

比如说要生产2000万个快餐饭盒,他所涉及到的生产员工,数量那也不会少。

摘竹子的,砍竹子的,运输竹子的,然后对这些楠竹进行粗加工,最后再放到车床上去进行深加工...哪个环节,不需要使用数量巨大的人工?

这能给当地解决多大的用工指标?

然后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做加工厂的存在,围绕这这座加工厂的附属产业,势必也会被带动起来:

运输如此数量巨大的竹子,以及深加工之后、所生产出来的成品,势必又会用到大量的车,汽车,拖拉机,甚至是马车,驴车。

这些东西,

光靠一个小小的拉轱寨子,显然是做不到全产业链,一口吃尽的。

不说这个寨子,到底有没有那么多的钱,去购买数量如此巨大的的运输车辆了。

就光说人手,一个小小的寨子显然是提供不了这么多的。

如此意外就会引发别的生产大队、别的寨子,积极投身到这个行业当中来。

围绕着这座快餐盒的生产工厂,他们会建立起砍伐队、运输队、医疗队、饭店。

车辆一多,必然还会衍生出替这些车辆做维修、保养的店铺。

所谓的搞经济发展、建立全产业链,其实就是一个龙头行业、龙头工厂,绝对能够带动一个公社甚、至是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

人多了,就有商机。

要想生产2000万个快餐饭盒,粗略估计少了3000人,是干不出来如此数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