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最穷皇子找帮手  崇祯上吊后,十六帝逼我救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北京城,皇城根下,一普通的民宅中。

朱慈朔醒来的房间里,巨大的铜镜前站着他和自己的便宜老爹崇祯皇帝两人,铜镜中只有朱慈朔一人的影子。

这处离紫禁城不远的三进院民宅,是崇祯在城破之前,让司礼太监王承恩准备的秘密落脚点,知道的人不多。

崇祯原本想着逃出紫禁城后,在此短暂落脚寻机出城,召集军队重振旗鼓,哪知道到最后他连紫禁城都没出得去。

最讽刺的是,他心心念念、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朱纯臣在他想出紫禁城的时候,不仅不给他开宫门,反而不知道跑到哪里“赴宴”去了。

慧眼识英的崇祯皇帝真是瞎了狗眼!

就这样,祖宗建造的宫墙把崇祯锁在了紫禁城内,最后只得自挂东南枝......

看着镜中穿着锦衣的自己,朱慈朔眉头紧锁,完全没有成为大明皇子的喜悦。

这也难怪,从他接受这个新的身份开始,首先就得为保命而活。

只要他一露头,不管是闯贼还是即将入关的清军,都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围来,把他撕碎!

想享受一下腐朽的封建生活没戏了,实在是时乖命蹇,点背不能怪社会......

既然要保命,那当然就得有保命的本钱。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有足够的钱财,保命的几率才会大得多。

可现在的问题是,钱从何来?

自己作为史“最干净”的穿越人士,连裤衩都没有,何来钱财?

指望自己的便宜老爹,崇祯?然并卵。

谁不知道,大明朝最后就是死在“没钱”二字。

为了筹钱,崇祯不惜以皇帝之尊哀求臣子们募捐,其中情形可想而知!

在崇祯朝,最有钱的不是皇帝,而是那些文武百官。

等等,想到这里,朱慈朔脑袋灵光一闪,好似捕捉到了什么。

一条可以有钱的路,可以让自己一夜暴富的路。

文武百官!

在他的记忆中,闯贼破城后以暴力手段抄百官的家,共搜出七千万两白银!

这相当明朝十年的财政收入。

而这些文武百官都不是什么好鸟!

当初崇祯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他们捐款,给守卫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反到是小老百姓纷纷捐钱,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到户部捐了自己一辈子的积蓄四百两,崇祯知道后封其为锦衣卫千户。

而这位老人只当了一天的千户,明朝就灭亡了......

可笑那些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身为臣子在江山破碎之际还想着携钱财另投新主,想着日后还能高官厚禄,富贵一生,岂不知国将不国,何处为家?

“与其白白便宜了闯贼,还不如由我来取之!”朱慈朔看着镜子里自己的脸,眉头舒缓,满意的笑了笑。

可是随即,他的笑容马凝固。

他只有一人,而闯贼却有数万人,想要虎口夺食,先下手为强,仅靠他一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得找帮手。

想到这里,朱慈朔转头向崇祯问道。

“那个......父皇,京城之中还有谁能信任,还忠于我大明?”

崇祯帝闻言一愣微微皱眉,并没马回答,而是一手捻着胡须一边来回踱方步。

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很难。

城破那天他坐在金銮殿,命令内官敲钟,通知百官朝,内官敲了数遍,但文武百官却无一人前来!

忠诚?信任?在他这里似乎就是一个笑话。

来回踱了几圈,崇祯脑袋里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

“臣等已积薪第中,当阖门焚死,以报皇!”

这是驸马都尉巩永固的折子。

“对,也只有他了。”

正准备开口,一道火光却在不远处冲天而起,在铜镜的反射下格外耀眼。

“那是何处?”朱慈朔望向火光的方向问道。

“那...那是驸马都尉巩永固的府邸。”崇祯惊呼。

“我靠!差点把这茬搞忘了。”

朱慈朔一拍脑袋,冲进夜色,向火光处疾驰而去。

不光崇祯想到了,朱慈朔也想到了。

大明朝作为一个有骨气的朝代,从来不缺有气节的忠烈之臣。

当江山倾覆,君王身死时,很多忠贞之士选择自绝殉国。

他们有的阖门同死、有的父子俱死、有的是妻妾从死......

而驸马都尉巩永固就是其中之一。

这样的忠烈之臣,正是朱慈朔的好帮手。

......

......

一路飞奔,朱慈朔在崇祯的指引下喘着粗气赶到驸马府邸,却发现驸马府大门洞开,一众家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