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忠言逆耳  崇祯上吊后,十六帝逼我救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实证明,刘宗敏不只是个武夫,在“敛财”方面也是很有天赋的。

在发现京城这些文武官员、王公贵族钱多得好像取之不尽时,他露出了獠牙。

主动助饷的那点银子,在他觉得还是太少,太慢。

于是,干脆让人连夜赶制了五千具夹棍。

这种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夹棍之下饷资非常可观。

一夜之间,京城内此起彼伏的都是官员的惨叫声。

而那些大顺士兵,像是问着血腥味的狼,也纷纷涌进京城,开始了他们的发财之旅。

京城内的平民百姓遭了殃,大顺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比后世鬼子进村过之而无不及。

“闯王来了,不纳粮”彻底成了笑话!

不过一夜时间,京城内外,乱如鼎沸。

......

清晨,乱了一夜的京城笼罩在浓浓的晨雾之中,死一般的寂静,好像没有一点人气。

紫禁城,奉天殿的偏殿寝宫,李自成刚起床。

昨夜与如意夫人的一阵温存,让他神清气爽,把前几天的劳累消除得干干净净。

外间的桌子,侍膳太监早已将早餐准备妥当。

金黄色的小米粥,白如玉的煮鸡蛋,银耳莲子汤,三笼龙眼包子等十几样摆了满满一桌。

李自成吃饭很快,端着碗呼哧呼哧。

正吃着饭,太监曹化淳蹑手蹑脚的靠近,“闯王!牛金星、刘宗敏、宋献策、李岩等几位大人求见!”

这几人都是李自成的心腹之臣,李自成有今天,这几人功不可没。

“叫!”李自成把最后一口粥喝完,又端起一碗银耳莲子汤。

“臣等参见闯王!”几人进殿后跪在地,磕头道。

“免礼!诸卿,你们来得可早,吃了吗?一起来吃点!”

对待这些心腹之臣,李自成还是很宽容随意。

“谢闯王!臣等吃过了。”掌管整个大顺军钱粮的牛金星先开口道,“今日臣来是向闯王报喜的。”

“哦~说来听听。”放下手中的银耳莲子汤,李自成面带笑容,竖起耳朵。

“昨夜,汝侯的追赃助饷之策大获成功,就在今晨,汝侯就向臣移交饷银二千七百余万两。”牛金星朗声道。

“多少?二千七百万两!”李自成猛的站起身,由于起得太猛,桌被碰得饭粒四溅,汤汁乱喷。

“臣不敢欺瞒闯王,这二千七百余万两饷银,仅是臣追赃助饷的一部分,在臣向牛军师移交后,手下军士来报又得八百余万两!”刘宗敏出列又朗声汇报道。

听着牛金星、刘宗敏的汇报,李自成感觉是在梦里一般。

昨日,他还在为银子的事发愁,没成想只过了短短一夜,自己就从一个穷老板变成天下首富。

这下,军队有饷了,打赏兄弟们也有钱了,自己也可以风风光光的登基了。

正想着,突然,边一声暴喝,吓人一跳。

只见李岩,对着刘宗敏怒目而视,“刘宗敏!你这是陷闯王于不义!”

“你拷打百官逼其缴银,死者数百,让百官人人自危,还有谁为闯王效力!”

“你还纵容兵士入城奸淫掳掠,为非作歹,百姓苦不堪言,让闯王尽失民心!”

“闯王!刘宗敏这是在毁我大顺根基啊!”

李岩一开口,宋献策也对刘宗敏、牛金星怒目而视。

不怪李岩如此,作为兼管全军执法事务的总军法官,他对全军将士乃至整个大顺朝的纪律秩序都感奋于心。

再说,不管哪朝哪代,真正有远见的人一般攻城陷地后,急于做的就是收买人心,稳定局面,巩固取得的成绩,即使偶有放纵,也会严以整之,点到为止。

夺取天下之后,更不会任军队和将领情绪失控。

在进入京城之初,李岩就奏议李自成的批准,颁发了整饬军纪朝纲的二十二条军令,并由他监察严格执行,可如今......那二十二条军令成了一纸空文。

“李岩!你别血口喷人!”刘宗敏本来就与李岩不对付,一听他的话,暴跳如雷。

“你那劳什捐饷之策,收了几个银子!城外几十万军队,够吃几天?还不说闯王的登基大典、打赏功臣,这些都要大把的银子。不追赃,不抢夺,银子哪里来?”

“汝侯!咱们当初也没说不追赃!”宋献策出列说道。

“但追赃是对百官区别对待,贪污腐败者严刑拷打,没收家产;抗命不降者追赃以后,仍然治罪;对清官则免除刑罚,保全自尊,让他们主动捐献。各营兵马,退居城外,毋混民居。”

“可现在呢,你不分青红皂白,所有在京官员,富商全部拷打,就连对闯王无比总要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家人都没能幸免!你还抢了人家小妾!你这是要逼反他吗?”宋献策越说越怒。

看着手下重臣吵成一团,李自成只得出声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