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遣散  桃花渡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一旦失去了对未来的期盼,反而会变得无所畏惧。平日里,王大全奉行中庸之道,此刻他已然是无所畏惧之人。

他想让王瑞为自己养老送终,所以他纵容他,不敢严加管束他。他这辈子,所求的不过是活着的时候能够安稳度日,死了有人摔盆、烧纸。如今他唯一的侄子被杀死了,他还有什么可忌惮的。

春寒料峭的深夜,他跪坐在青石地砖上,在众人的注视下高声说:“大当家和二当家在山寨内高床软枕,一呼百应,自然想长长久久过快活日子,不愿意走出山寨。再说了,桃花寨姓沈,你们担心朝廷秋后算账,更加不愿意被朝廷诏安。我说得没错吧!”

沈安安笑了笑。听听王大全这话,高床软枕、一呼百应、秋后算账,桃花寨六位当家中,只有陆勉之和柳彦行读过书,有能力说出这样的话。王大全一个大老粗,大字不识几个,他没听过三五遍,恐怕没办法说得这么流利。

王大全看一眼始终沉默不语的几人,对着沈安安说:“寨子就这么大,田地就这么多,寨子里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都觉得,与其背井离乡,躲在山沟里种地,还不如趁早回乡,同样是种地,还能认祖归宗。我们从来没做过杀人越货的买卖,朝廷不会为难我们这些小老百姓。”

沈安安讥诮地反问:“你们说,你们没有打家劫舍,你们就没有做过吗?”

柳彦行叹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环顾其他人,率先表态,“我们兄妹的命是老当家给的。过去,现在,未来,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柳家和大当家、二当家共进退。”他和柳烟青走到沈安安身侧。

沈安安不想强迫任何人站队,更不想他们言不由衷。她要的是整个山寨团结合作,在敌人面前一致对外。

她缓和语气,解释道:“不要说附近山寨的人,就连唐县令都知道,阿嫂亲手打造的兵器都有一缕青烟标记。按照王瑞刚才的说法,孙瘸子手中就有三十柄这样的弓弩。将来的每一天,某位朝廷命官,或者是魏王、镇国公世子,他们被这样的弓弩伤了,杀了,你们说,朝廷会不会治我们的罪?”

“不会吧?”陆勉之用力摇头,“不会的!”

王大全震惊,继而别过头:“说来说去,你就是不愿意山寨被朝廷诏安。”

沈安安相信,他们都听明白了。她环顾众人:“听你们的意思,除了柳当家,你们都愿意山寨接受朝廷的诏安?”

众人沉默,算是默认了。

沈安安嘲讽地勾起嘴角:“上一次,你们一半的人愿意接受诏安,一半的人誓死不愿意被诏安,在阿哥面前足足争论了两个时辰,你们是在做戏吗?”

王大全点名主管农桑的谢当家:“柄昆,你说。”

沈安安打一个哈欠,抢白道:“丑时快过了,天都快亮了,我直话直说吧。今日,你们就连唐县令都不敢得罪,等诏安军到了,只怕魏王什么都没说,你们就急巴巴领着人家上山了吧。”

陆勉之羞得满面通红,沉声说:“我们虽然赞同被诏安,但是桃花寨是我们的家。无论大当家做什么决定,不说别人,我一定和山寨共进退。”

“不用勉强。我已经和阿哥商量过了,这是阿哥的决定。”沈安安把一个小册子交给陆勉之。

陆勉之迟疑片刻,翻开小册子,一目十行看了个大概,惊讶地看着沈安安:“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布防、春耕都需要人手,大当家为何在这个时候决定遣散大伙儿?”

这话一出口,众人议论纷纷,就连侍立一旁的下人们都盯着沈安安。

沈安安不耐烦解释,示意沈忠代她回答。在沈安安看来,对于一小部分一心回乡的村民,此时朝廷需要农民恢复粮食产量,他们回乡之后,大概率可以分到耕地,还能赶上这一季的春耕。

众人听着沈忠的解释,神色各异。

山寨历时近百年,大部分村民都出生在山寨内,家乡对他们来说仅仅是一个地名。他们害怕诏安军围剿山寨,可是真让他们离开山寨,他们同样害怕外面的未知世界。

沈安安告诉所有人,她收到消息,诏安军将在七日内抵达培元镇,她希望大家各自想清楚。若是想要离开山寨的,趁早离开。话毕,她把所有人都轰走了,独留王大全在院中。

夜色中,沈安安坐在台阶上,与王大全平视,说道:“我很累,就长话短说了。你想让王瑞送终,不敢管束他,结果他被人利用,最后又被当众灭口。你恨谁,怨谁,我管不着,也不在乎。我会找人接替你的当家之位,也会找出下毒毒死王瑞的凶手。”

在她说话的时候,沈忠拿来一张兽皮,披在王大全肩膀上。

此刻,王大全已然恢复冷静。他的衣服被井水濡湿了,寒风一吹,他被冻得瑟瑟发抖。不过,身体的寒冷比不上心如死灰的悲凉。他问沈安安:“二当家打算怎么处置我?”

沈安安真诚地看着王大全:“你对沈家的情义,不用你说,我一直都记着。如果你想回家乡看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