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何成血洒陈桥驿,柴昊白衣  水浒:开局怒撕招安诏!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梁,陈桥门外。

这里,是宋江等梁山招安人马驻扎的地方。

招安之后,宋江等一到汴梁,便被勒令屯住城外陈桥驿附近,不得擅自出军营,更不得擅自进城。

平日里,周围便有汴梁禁军监视。

今日,陈桥门内外,更是重兵云集。

因为皇帝赵佶龙颜大怒,携蔡京童贯等满朝文武亲临陈桥门,观看宋江监斩梁山军士。

为防梁山招安人马桀骜不驯,鼓噪作乱,特地将大宋四军的精锐,都调来了许多。

所谓四军,乃是拱卫都城的四支皇帝亲军,分别是捧日军、天武军、龙卫军、神卫军。

大宋每一军的编制为五万人,四军的编制,足有二十万人之多。

但是实际,因为四军的征兵要求严格,从建立之初,就从没有满员过。

到了徽宗赵佶这一朝,太尉高俅更是吃了许多空饷,但是四五万人还是有的。

此刻,陈桥门内外,是四军数万人马拱卫大宋君臣。

城外五里,招安将士的大营周围,也有其余几支汴梁禁军监视。

而监斩的法场,则设立在陈桥门外五百步。

这个距离,既能让城头的大宋君臣,看清斩首的过程,又能让宋江等招安头领,远离军营。

大部分的招安将士,都被勒令在营中不许出来。

只允许宋江和招安众将,以及数千招安人马观看过程。

大概十个里抽一个前来,同时不允许携带兵器。

在大宋君臣看来,这样既可以震慑那些招安人马,又让那些头领与大部分部下分开,就算想要鼓噪作乱,只有数千人,还没有兵器,也乱不起来。

此刻,陈桥门外五百步的法场,宋江穿着一袭朝廷赐下的红色官袍,头戴帽翅细长的乌纱官帽,漆黑的脸,看不出一丝神色。

而下方,一个满脸刚毅的汉子,被五花大绑着跪在地,正是一怒之下杀了朝廷李虞侯的小校何成。

何成身后,是朝廷派来行刑的刽子手,手中端着一柄砍头刀,一脸横肉和煞气。

周围,是卢俊义、呼延灼、关胜、李俊等招安众将士。

此刻,每个人的脸,都神情复杂。

对于何成的遭遇,许多人觉得不公。

此刻看着五花大绑即将被斩首的何成,面露不忍之色,甚至有的将士,更是毫不掩饰脸不忿的神色!

明明是李虞侯克扣犒赏,还挑衅打骂何成等将士,有错在先。

朝廷却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要斩何成。

而且是大张旗鼓,亲自监斩,还派兵监禁招安将士!

一副防贼的姿态!

很显然,哪怕招安了,许多人自认为是朝廷的兵马了,但大宋朝廷,还是没把他们当自己人!

“这鸟朝廷是非不分,把我们当后娘养的!

自招安以来,处处受到监视不说,受了李虞侯这等贪官污吏的鸟气,还没处说理!

辱骂我等是杀不绝的贼寇!

何成兄弟怒而杀人,情有可原,按律也罪不至死,最多发配,朝廷却非要斩了何成!

早知今日,就该留在梁山,追随柴大公子身边,强胜招安万倍!”

“是啊!当初宋大头领说的天花乱坠,招安了就是朝廷的人了,父母妻儿都有个清白的身份。

哪知道却跟坐牢一样!

如今才知道,柴大公子当初说的,才是金玉良言!

才是真正为我等着想!”

“听营外卖果子的摊贩说,柴大公子现在是梁山之主,不久前朝廷派西军鄜延路等二十万大军征讨,被柴大公子马踏连营,杀的大败!

如今朝廷,已经不敢正视柴大公子和梁山了!

而宋大头领当初哄骗我等招安,遇事不能为兄弟们讨公道,还为虎作伥,替朝廷监斩自家兄弟,真是让人寒心!

早知今日,当初就该追随柴大公子才是!”

招安众将士之中,有人心里有气,私下议论道。

想起招安以来种种,再对比当日柴昊所说的话,和柴昊等留在梁山的众人如今的威势,都觉得后悔不已。

早知今日,当初就不该跟宋江下山!

甚至还有的将士,已经生起了伺机重回梁山,投奔柴昊的心思。

这些议论,原本还小心翼翼,压着声音。

到了后来,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也根本都压不住了。

监斩台,宋江端坐如木偶一般,面色难看。

底下的议论,清楚的传到宋江的耳中,让宋江愤懑而又无奈。

他固然是想做官,想要朝廷的富贵不假,但也不想杀害招安的将士,这些都是他建功立业的筹码啊!

可谁知何成如此大胆,竟杀了李虞侯,惹得皇帝震怒!

本来宋江还可以假惺惺的用义气压何成,让何成为了其他兄弟的安危自尽,自己再洒几滴眼泪,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