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86.访谈·下(感谢“不人不鬼”大佬的再次盟主打赏!)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去作品里解读就可以了。

我们借作品表达我们的潜在思想,大家靠自己的主观思维来解读我们的作品。

因为艺术是主观的,不是么?

在解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人和你抱着同样的想法。你们互相吸引,结成同好。甚至说夸张一点,你们还会奠定学派的根基……红学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但更多的,我觉得是大家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比如你喜欢我的电影,是我的影迷,我出了作品你就会去看。而看完后,无论好坏,都装在了心里。

遇到同好,讨论一番。别人要是对你毫无感觉,你也可以处之澹然。而当有一天你不喜欢我的电影时,咱们本就是结识于微末,萍水相逢,现在缘分尽了,索性相忘于江湖。我觉得这同样是一种浪漫。所以……”

他对着所有人摆摆手:

“不需要仔细去探究谁的成名史,也不用去特别关注导演的私生活之类的。既然结缘于作品,那最终还是要依靠作品说话的。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天朝式的浪漫……

当然了,这一切也有个前提,或者说追逐梦想的前提,是得能先吃的上饭。但这在有些人那又和妥协挂钩,与自己心中的梦想背道而驰。所以,还是那句话,因人而异。

保持风格,专注梦想,但别死心眼,该妥协时候还是要妥协的。吃饱了,才有力气骂街。这里引用郭德刚先生的一段名言:没成名前,才华等于狗屎。与诸君共勉。”

“哗啦啦啦啦啦!

!”

当他这段话说完,全场爆发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掌声。

有人因为许鑫活得明白、洒脱而鼓掌。

也有人因为这些话语中,那如同醍醐灌顶一般的劝慰而激动。

可就像是许鑫说的,不同的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主观来理解他的这一番话。

甚至有人觉得从开场的采访到现在都是长篇大论的喂鸡汤,是废话,是自己夹带的私货。

其实怎么都好。

他之所以摘掉手表,拿掉领带,就是想用一个普通人的心态,跟这些人聊聊天,说说自己心里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建议而已。

楼,已经不知不觉间歪了。

李子维准备的问题问道了哪,甚至都有些忘记了。

可此时此刻同样在鼓掌的她却不得不承认。

虽然电影展里没有请来冯晓刚、张子怡、黎名这些名人。

可眼前的许导……似乎与电影节的气质更加相符合,匹配。

什么?

你不信?

那就来听听这掌声吧。

是何等的热烈。

……

经验不深,略显生硬的主持。

发现了好友的倾诉欲,忽然就变成了看热闹人的神仙。

以及一个特别擅长歪楼,在一个恰逢其会的场合,提起了一股倾诉欲的导演。

要概括起来这一场采访的总体质量的话……

嗯……

那是相当相当的高!

虽然李子维自己准备的问题还有不少没问完的。

比如本子上稍微拓展一些的八卦问题,诸如“许导和杨蜜是怎么认识的”或者是“刘一菲现在真的不再演电视剧了吗”的问题没问出来,时间就已经结束了。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话题其实始终围绕着一个主题。

那就是电影。

或者更确切点来说,是导演眼中的“自己”与“电影”。

有幽默,有俏皮,也有场内很多观众听不太懂的专业名词。

但万幸的是专业的不多。

这位青年导演,只是用着自己的经历,表达了现阶段他对作品以及导演这个职业的看法。

没有去捧高谁或者踩低谁,也没有什么愤世嫉俗,让大家一门心思朝艺术道路上狂奔而不追求温饱的何不食肉糜。

甚至,在采访中间当提及导演与投资人的关系时,许鑫的那句:“我最希望的就是我的投资人砍断双手再进组,万幸,我现在做到了”的话语,还真引出了不少人的哭笑不得和向往。

而对于所谓的商业化,他给出的意见是:

“赚钱嘛,不寒碜。”

接地气,却又不偏离艺术的道路。

追求商业与艺术的平衡,哪怕他也知道做到完美几乎是痴人说梦。

可不管怎么说,这一个多小时的访谈,对在座的这些人启发很大。

许鑫一不灌心灵鸡汤,二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那种谈话风格,让李子维说出了今天访谈结束的话语时,起身致谢的许鑫与刘一菲收获了全场接近一分钟的掌声。

真心实意的掌声。

凭心而论,许鑫的话不见得会在他们心中竖立多么多么强的信念。

那不现实。

可至少,他拨开了一小片迷雾。

让这些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的人,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