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
一去不复返喽。
不过也没关系。
少了老王,哥几个照样玩耍。
苏萌这个见雪就窜的哈士奇不提,哥几个在挪威算是过了几天颓废日子。
许鑫刚到那会儿,好悬没被屋里那吃剩下的披萨、返潮了的瓜子,以及莫名其妙的脚臭味给熏吐了。
不过仅仅是半天不到,入坑了PS4上马里奥线上模式的他就不记得自己有个在国内望眼欲穿的富哥们了。
嗨呀。
老王,媳妇怀孕就多陪陪她。
我们几个有点事,就先不管你了。
……
时间一晃,12月18号,许鑫重新在满大街都是圣诞树的雪夜回到了柏林。
他到的时候,是下午5点多。
也就是天朝时间的19号凌晨。
他刚到饭店,给妻子报了个平安,杨蜜那边就来了一条消息:
“我看完了。”
今天,是冯导那部电影《私人订制》的首映。
这姐姐也不知道抽哪门子风,拉着刘知诗去看首映了。
许鑫看了下时间。
心说可不,凌晨2点多……电影肯定是结束了。
于是问道:
“感觉怎么样?”
冯导的这部电影,他其实没太关注。
或者说,如今的西北圈已经过了看着京圈风向来摇摆的阶段了。
今年几乎说是垄断的成绩,让他们压根不用看任何人的眼色……恰恰相反,现在所有人想上映什么电影的时候,得看他们的脸色。
所以,他就知道这部电影的宣传投入不少,回国那几天,他接受了各种广告轰炸,华义似乎想要在年底狠狠的拉一波股价,向示人宣告“乌鲁克依旧存在”。
但对他而言,这种事情就很无所谓了。
而他的问题发过去后,杨蜜回馈的是一段语音。
“emmm……怎么和你说呢。
挺有意思的。挺欢乐的一个片子,有点类似“好梦一日游”那种,嬉笑怒骂,荒腔走板。
但问题是……嘻嘻哈哈之后,也就那样了。
能看,但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普通的贺岁片,没仇没怨,我也乐了。但王硕那种嬉笑怒骂的风格,不知道为什么,给我的感觉有点老。
就特别老套,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我在《私人订制》里看过,《甲方乙方》里也看过……总之,就感觉换汤不换药。葛忧还是那个葛忧,他还是那个他,没啥变化。
而且……里面的植入广告多到丧心病狂啊,基本上五分钟就一个广告。好家伙,难怪他们说这片子在上映之前就已经回本了。单是这些广告就得多少钱?
反正这就是我的观点……这电影……能看,嘻嘻哈哈的,挺有意思。可……就跟白开水一样……哦对。
我当时看完后,跟诗诗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贴切。
冯导,江郎才尽了。”
这是杨蜜语音里的内容。
而听着她最后那句“江郎才尽”……许鑫的脸上无悲也无喜。
只是有种理所应当的既视感。
他之前看《私人订制2》的时候,就和杨蜜提起来过,他感觉“冯氏幽默”已经出不来什么新东西了。并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大家越来越清晰的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喜欢的那种“引领”式的幽默,盖棺定论一般的意见领袖风格,确实也不适合这个时代。
更何况……
按照老头的说法,一代电影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第五代……其实已经很难再创作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了。
要是还能创作……那要第六代干什么?要新生代的人又有什么用?
导演、故事剧本、乃至电影内容,其实都是时代当下最直观的反馈。第五代电影人的地位,是第五代电影的受众给抬起来的。
现在的观众其实不一定认。
甚至,第五代的困境在许鑫看来,是因为他们的成就太高了。
成就高,那么观众理所应当的会认为,他们的电影是“大师之作”。抱着学习、观摩、乃至想要接受到震撼的心态去电影院观看。
结果发现其实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
那种落差感,是很强的。
老头平时自己也自嘲,说什么……他再也拍不出红高粱了。甚至断言,如果他根据现在人的口味拍出来了一个故事,放别的导演那,可能观众不会说什么,但放到他这,观众肯定会骂街。
许鑫也觉得有道理。
宗师嘛。
平常不出手。
一出手,没让看客看到那两袖青蛇剑开天门,那你算什么宗师?
可问题是宗师也是人。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而从这一点上,老头和冯导,在他看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