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对赵王殿下,近日格外的垂青。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虽然旨意还没出,但是朱棣也知道,这个刚刚伤病初愈的儿子,不日就要出海了。
郑和的船队,可能在秋天就会回来,而后休整之后,若无意外,便要继续出航。
到时,就要带着赵王的家当,还有他的卫队,启程往下一站。
这样一别,这父子二人就不知要多久才能再见面了。
是以,朱棣几乎隔三差五,便去赵王府看望赵王。
这一点,百官们都是熟知的。
一下子,这赵王府门庭若市起来。
对于嗅觉敏感的大臣们而言,这可能是一个讯号,意味着,陛下对赵王可能起了其他念头。
当然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可越是不大,反而是烧冷灶的机会。
假若当真成了呢?
解缙正午没有睡,而是此时,搜了许多的书出来,这都是他修文献大成时留意的书,多是一些养心性的书籍。
整理之后,解缙咳嗽一声,有书吏走了进来。
解缙便道:“将这些书,送赵王府”
书吏道:“不知是否要带话?”
解缙捋须,微笑着道:“听闻赵王殿下大病初愈,此时正该是养病的时候,这些书,无不蕴含着大道理,殿下闲来无事,大可看看这些书,修身养性。”
书吏听罢,连忙抱着书,匆匆地去了。
解缙微笑,看着那书吏离开。
解缙的心情不错。
赵王殿下还是有机会的。
至于病重时送礼,也有玄妙,他毕竟是文渊阁大学士,若是亲自登门,会让人怀疑。尤其是那个张安世,一定随时盯着他,进去谈了什么,到时张安世一定会添油加醋地去禀奏陛下。
可若是对赵王漠不关心,却又不妥。
想来想去,就只有送礼。
赵王病了,送点礼,谁也挑剔不出什么毛病来。
可送礼也有玄机,若是金银,便显得俗气,不合解缙的身份。
唯有送书,既贴合他这清流高士的身份,这许多书里头,还夹杂着一些咏志的书籍,别人看不出什么名堂,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赵王见了,立即就能明白,这是他解缙在暗中鼓励赵王,教赵王不要放弃,也表明他愿意与赵王同舟共济的决心。
当然这只是表态而已。
这里头最厉害之处就在于,解缙既表了态,又没表态。
赵王成功了,那就是他鼎力支持,在殿下病重时,依旧不肯让殿下放弃希望。
而赵王若是失败
啥?我解缙只是送他几本书而已,我啥也没说啊。
此中的玄机,实是妙不可言。
他不由得为自己的睿智,而沾沾自喜。
于是解缙低头,却发现了一本奏疏。
这本奏疏,其实也没什么不同。
可偏偏却是张安世进上的。
解缙来了兴趣,因为张安世乃是锦衣卫,锦衣卫是有密奏之权的。
按理来说,其实张安世的奏疏,可以不经过文渊阁。
可若是大张旗鼓地经过文渊阁,唯一的可能就是,这是张安世的一种表态,是要让天下人知道的奏疏,并且恳请皇帝或者朝廷同意。
解缙便拿起了奏疏,却见这奏疏上写着废钞铸币疏。
废钞铸币?
解缙不禁皱眉起来。
废钞好理解,就是废掉大明宝钞
好家伙,张安世真够狠的,这是要将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宝钞制度,也要废除呢!
虽然现在,大明宝钞基本上名存实亡,市井里,已经没有人愿意接受这个东西了。
可大家虽然都知道问题很严重,却没有一个人,敢公然提出任何建言。
一方面,是这宝钞的问题,大家都不甚懂。
就算有懂的,也不愿意惹这麻烦。
解缙大抵看了张安世的奏疏,却是张安世提议,让陛下的内帑,还有国库,以及钱庄,一起建立一个币造局,同时彻底废除大明宝钞。
解缙看得云里雾里,里头张安世虽是洋洋上千言,可解缙却只觉得看得两眼发黑。
不过他也只笑了笑,在下头拟票写道:“臣以为,当廷议论处。”
意思是,这事儿开廷议来讨论吧。
说着,便将这奏疏,搁到了一边。
果然次日,宫中就有旨意,召开廷议。
于是在六天之后,张安世兴冲冲地准备充分,来到了午门。
在这里,早有许多大臣等候。
大家见了张安世来,彼此都只是笑一笑,倒都没有横眉冷对。
朝廷就是这样,哪怕是杀父之仇,要没办法一次性弄死之前,往往都不吝给你一个笑脸。
甚至就算要整死你之前的那一炷香时间里,说不准还会拉着你,对你嘘寒问暖,一脸真诚地询问你最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