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五章:一个比一个狠  我的姐夫是太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数量远不足以供军事之需甚明。随着战事北移,直面装备精良的蒙元骑兵,朱元章对战马的渴求更加迫切。

关中既是北方,距离大漠不远,就近养马,可以免去许多损耗。另一方面,北方本就有养马的传统,所以,这马政开始从直隶不断的北移。

譬如在关中,当地的官府,便会将马驹和战马下发给百姓,让他们负责喂养,到了战时的时候再进行征用。

只是寻常的百姓,连养活自己都难,如何养得起。最终这些战马,都是士绅们进行喂养,而官府给一些草料银。

现如今,关中大乱,何况大乱者,本就是这些士绅和豪强,他们不但有看家护院之人,马匹也是不少。

何况关中的马贼,久已有之,现在突然生乱,等于是一下子,平白给乱兵送了一支骑兵。

朱棣又问:“皇孙身边,有多少人马?”

张安世如实道:“陛下,真正可战的,只怕只有三四百人。”

朱棣皱眉起来:“他太鲁莽了。”

张安世道:“是啊,太鲁莽了,臣……可没有授意……”

朱棣摆摆手,忧心忡忡道:“好了,不必多言,想办法……去驰援吧,尽一切办法。”

张安世忙道:“是。”

说是驰援,可怎么驰援呢?这奏报送到京城,只怕已过去了好几天,再加上那些马贼速度极快,可能这个时候,差不多就要对长安县进攻了。

张安世知道陛下此时心中烦恼,便乖乖告退。

他细细地思量着,以模范营的实力,也未必没有一战之力,问题就在于,模范营散驻于各地,又没有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兵大将,所以胜负未知。

长安县……

一场大战,已箭在弦上。

一得到了命令,附近府县的模范营便发疯似的朝长安县集结。

居然短短数日功夫,就来了七八百人。

甚至有一队人马,竟是日夜兼程,日行了一百四十里抵达于此,等人抵达的时候,便几乎倒头便睡,足足睡了七八个时辰,方才醒来。

这可是皇孙啊,出了事可不是好玩的。

驻于各地的模范营队官,几乎下达着同一个命令:皇孙有失,芜湖郡王殿下必要人头落地,不能及时驰援,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对于校尉们而言,这简直就是巨大的动力。

且不说芜湖郡王殿下本就是模范营的主心骨,这营中的校尉,哪一个家里不是在太平府,仰仗着芜湖郡王殿下,才有今日?一旦芜湖郡王没了,谁知道以后会如何?

那些分发下来的土地,从前可是有主的。

家里的买卖,说是自己攒下的,可从前那些做买卖的人,哪一个不是区区一个小吏,就可教你灭门破家?

何况从入营开始,每日除了操练,他们所灌输的便是建功立业,而今,功业就在眼前。

可即便如此,能聚集来的人也只有这样多。

毕竟……整个关中,也不过驻扎了三千模范营,其他各队,实在太远太远了。

好在补给还是足够的,虽是运输的粮队经常被袭,可暂时还不缺粮食,弹药也充足。

所有人厉兵秣马,重新开始进行整编。

朱瞻基则一个个见那些从各府县赶来的队官。

锦衣卫那边,则如斥候一般,放了出去。

铁路司的人,勘探到了长安县一处高地。

准确的说,是两处高地,呈现了掎角之势,在两个高地的中间位置,恰好有一条水流经过。

借助高地,可以减缓骑兵的冲击力,有河流,就意味着能补充澹水,两座高地,可以相互驰援,彼此呼应。

当然,这种地方,也可以称之为死地,因为一旦陷入高地,被团团围困,就可能有被困死的风险。

而这一点是朱瞻基不考虑的,因为他觉得只要在此坚持半个月不成问题,而至于半个月之后,这就更不成问题了,只要自己在此,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官军,想尽办法来驰援。

而此时,数不清的叛军,已开始集结了,他们的马快,得知消息,果然火速来此集结。

对于他们而言,朱瞻基确实有足够的吸引力,只要拿下了朱瞻基,那么……无论如何,对他们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朱瞻基已开始在高地上,观察着贼军了。

数目不少,且马匹极多。

紧接着,到了次日。

交战开始。

数不清的骑兵,开始朝着高地发起了冲击。

随后,火炮自高地上发射,这些算学学堂的高材生们,一个个都是打炮的好手。

只可惜,火炮并不多,除了进行一些杀伤和震慑之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