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明园那套,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样被毁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七部副本,由于战火的原因,最终只有杭州的文澜阁保存下来了半部,其它地方藏有的四库全书都是零零散散的,没有连贯性的书册全本了。
而最最珍贵的底本,藏于b京翰林院,还是由于义和团纵火,底本就这么着全没了。
眼前这三册《钦定四库全书,姜志强远远观望了一下,就知道是那底本书册了。
在姜志强看了,虽然是底本,但其价值还比不上那两册《永乐大典,也并不是因为永乐大典时间更久,历史意义更大。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四库全书它本身。
相比于朱棣正直,乾隆修书的动机就并不那么光明正大了。
乾隆修书的目的是想把全天下的书全部拿来检查一遍,看到对清朝不好的,要么改,要么毁了。
而且必须按照他指定的框架来,凡是以下几类都不行:
第一,毁清朝形象的,不利于统治的,能改的都改,不能改的都删掉了。
第二,我定下的礼教规矩,你跟我反正来的,都算离经叛道,一个字删。
第三,我就民族压迫,你反抗我的全删,我就封建专制,你反抗我的都删,
不光删,还给你毁了,让你从我这朝以后,再也看不见了。
就好比岳飞的满江红,其中有一句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胡虏,匈奴,这样的词在清朝属于敏感词,乾隆直接做主给改了。
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渴饮盈腔血。”
大白话来说,就是给关键词和谐了,这可比现在和谐星号之星强多了,改了之后,就立马让全天下的人来读,来学。
加此以往!又有谁还记得“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后世之人评价四库全书时,往往都在叹息,这乾隆是修了一部四库全书,可也毁了一部四库全书了。
好在清朝统治时间不长,后世之人还能从其它典籍私藏中,找到原始的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