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一十一章 三年平稳,十年大治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同时,避免和孔雀王朝不断消耗。

而且此地气候温暖湿润,有大河从中间穿流而过,开发出来之后,足以活民千万。

“臣听闻孔雀王朝南部还有几个小国?”虞信眼睛一转,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就不信朱罗等国对富庶的孔雀王朝没想法。

就像北方的胡人,会对中原没想法吗?

他们每天做梦可都想着南下中原,只不过是实力不允许罢了。

但是实力,赵国可以提供给他们啊。

“以那几个小国的实力……恐怕很难对孔雀王朝造成威胁……”蔡泽说道。

孔雀王朝为什么没灭掉南方几个小国,不就是因为他们又穷又弱,没有威胁,也没有价值嘛。

“虽然弱了点,但是我赵国可以帮助他们啊。不求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只要能够牵制一部分力量足以。反正府库中还有很多淘汰的武器兵甲,堆在那里也没用,都快发霉了,还不如便宜卖给他们。”虞信说道。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哪怕到时候朱罗等国被孔雀王朝灭了,赵国也可以打着为他们复仇的旗号,招揽当地人继续和孔雀王朝作战。

赵国暂时无法派出太多大军,但只要随便派出一个名将,率领一些当地人,就能在南方不断给孔雀王朝放血。

若是打输了,把士兵丢了,主将自己溜掉就行了。

反正不是自己的士兵,死再多也不心疼。

而且赵国最不缺的就是名将。

“那就先派使者和朱罗、阿伊等国接洽一下。”赵括点了点头,若是能成功最好,失败也没什么损失。

“这件事交给臣来负责。”虞信说道,只要赵国派人前往朱罗等国,那剩下的就不是这些小国能够决定的了。

野心是随着实力增长而增长的,他就不信等到国家强大之后,能够安分守己。

只要有一个有野心的,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国内的事情了。天下历经几百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寡人欲免除农税五年,免除徭役五年,让大家尽快从战乱中恢复。”赵括说道。

秦楚齐燕韩魏六国立国数百年,在各地确实有不小的根基,但只要让大家吃饱穿暖,大家很快就会忘记六国,认可赵国。

至于少部分贵族,没有百姓作为根基,是成不了事的。

“同时,赵国很多地方地广人稀,需要大量人口,但百姓每年的收入就那么点,很难养活更多的孩子,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钱粮养育子女,从今日起,六国故地,和赵国一样,全部免除口赋,也就是人头税。”赵括继续说道。

众人一脸苦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国家敢一次性免除五年农税和徭役,更是直接取消了口赋。

如果不是赵国还有丝绸,茶叶,陶瓷,纸等对外贸易,食盐、煤炭、铜铁、金银、棉花、毛皮、药材、酒等对内贸易。

免除农税之后,连官员和工人的俸禄都发不起,更别说维持几十万大军。

若是换做以前,国君敢这么干,掌管国家财政和税收的内史非和国君拼命不可。

“剩下的统一度量衡货币,重新丈量划分田亩,清除所有隐田,按照之前的规划,按部就班进行即可。对了,从明年起,朝廷会在三年内累计铸币十亿,供六国故地的百姓兑换新币。这件事要发在诋报上,让天下人都知道。”赵括说道。

这些赵国都有经验,当年在燕地做过一遍了,虽然现在地盘变大了,但归根结底还是一样的。

“诺。”蔺相如说道。

“寡人听说六国故地有不少私学,多为当地贵族或名士开设。寡人不禁止私学。但从今以后,不管是官学还是私学,必须使用官方统一教材,不得使用私人教材,违者抄家。”赵括继续说道。

教材是统一文字、文化最重要也是最有力的武器,这个年代真正识字的终究是少数,只要赵国能够大体上普及教育,很容易就能够统一文字。

赵国河套和河北地区,学院基本上普及到乡了,至于其他地区,或因为发展较晚,或因为人口密度太低,没办法普及。

赵国的目标,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普及到乡,人口密度低的地方,一个县有一个学院就行了。全部普及到乡,赵国确实做不到,有的地方人口实在太少了,适龄儿童就几个,学院倒是建的起,但是老师招不起啊。

如果不是赵国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搞教育,现在就算想普及教育,老师的数量也不够。

“对了,国家字典编订好了吗?”赵括看向荀子,这玩意他几年前就让编订了,就是为了今天做准备的,可别掉链子了。

“禀大王,已经编订好了。”荀子说道。

“尽快刊印,下发到各个学院。以后所有文字书写,必须按照字典,一切以字典为准,禁止异形字异体字。”赵括下令道。

“已经在刊印了,河北所有地区的学院都已经下发字典,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