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挖朝廷墙角  大明:目标,激怒朱元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杞当然不可能刚认识就招揽人手。

虽然对于萧二贵他还是很满意的。

必要的调查还是少不了。

第二天午,他喊来一个太监,“你去一趟应天府,替本王传个话,让他们派一个了解江东门区域的衙役过来,本王有话要问。”

“是,大王。”

应天府衙门一听是赵王找人问话,不敢耽搁,立刻挑了一个精干衙役跟着太监来到王府回话。

衙役一进王府,就连忙跪拜起来。

朱杞呢,也没有直接张口问事,反而把这衙役喊起来,问起他自身的事来。

衙役姓张名五八,今年三十有三,十多岁就跟着老爹在应天府听差。

老爹死后,他子承父业,成了正式在籍的衙役。

这张五八还是真有本事。

他事先并不知道朱杞要问什么。

可是当朱杞问起萧二贵的事,他居然了如指掌。

不但对萧二贵自己的出身很清楚,连他以前做过什么,都非常清楚。

这让朱杞颇为诧异。

他怎么会对萧二贵这么了解呢?

再一问。

原来,张五八平日里若是没有差事,最喜欢去街头巷尾和别人闲聊。

长年累月下来,别说萧二贵,就是那周边老老小小的情况他都门儿清。

听了这个,朱杞有点开心了。

这种人正是自己想要的。

细心,进,努力,懂市井,却有底线,没有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坑蒙拐骗。

他当下就开口主动招揽起来。

张五八一听能到王府当差,只觉得祖坟冒烟,一点犹豫都没有,再次跪下来,磕头答应了。

对于他这种身份的人来说,这一步就算不是一步登天,也是跨越阶层的一步。

自唐宋以来,衙役的身份想来都是低人一等。

三代内有人做过衙役,就别想参加科举了。

也别想做官。

在应天府做衙役,他一辈子都是衙役,他的后人,最高限也是衙役。

若是进了赵王府,那就不同了。

因为赵王可以在规矩之外格外授予官职的。

官和衙役,天差地别,等于直接洗白了他那低微的身份。

就算没有被授官。

在亲王当差,也比做衙役好。

他当下就发了效忠的誓言。

朱杞安抚了一会儿,和他多聊了几句,收了他的心。

看到这张五八感动得眼眶红润,才让太监带着他回去应天府办了转隶手续。

应天府这边有点诧异。

没想到赵王居然看中了一个小衙役。

虽然觉得有点奇怪。

他们没有理由压着人不放,毕竟只是一个衙役而已。

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张五八正式成了赵王府下的门人。

朱杞暂时没有给张五八正式官职,先让他在王府做个听差,每个月的工钱比衙役多一倍。

当然,他没有忘记萧二贵。

等到时间差不多了,才让张四七去把萧二贵喊了过来。

这几天,萧二贵内心可煎熬得紧啊。

理智告诉他,那个贵公子就是同情他,请他吃个饭而已。

情感说,他却渴望这贵公子来找自己,他知道,这可能是自己的唯一出路。

这几天,他又挨了几次打。

挨打回家后,天天晚都在做梦被贵公子赏识,然后自己发了财。

天天有钱去酒楼喝酒,喝一壶砸一壶,那酒楼老板还得在边赔笑。

哎,可怜的人,做个梦都是如此卑微。

当萧二贵发现那个贵公子是一位亲王时,巨大的幸福感淹没了他,整个过程都是泪眼朦胧。

就这样,朱杞就收了第二个手下。

对于萧二贵,他暂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只能先让他做个闲客,随时待命。

张五八就有用了。

他知道很多应天府的事情。

某天,朱杞和他说起自己缺人的事。

工匠,账房,管事,都缺。

现在不知道怎哪里弄人。

“大王何不去六部借人?”

“六部?”

朱杞立刻醒悟过来了。

看看我,这思维还没转换过来的。

以为要从市面招人。

实际嘛,大明这个时代完全不同。

市面是没有人才的。

朱元璋设计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所有人才都各有归宿。

天下工匠都归工部管。

这些匠户每年都要免费替衙门做两三个月的事情。

朱杞可以把他们拉过来嘛,而且自己还发工钱,他们能不来?

账房,更不缺。户部一大堆低级文吏,是人工计算器的那种。

别看低级,但是算账本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